今天看到一位心理专家写的一篇文章:《婚姻为什么如此让人孤独?》。究其原因,是因为很多人都不会,或者不能去表达爱,甚至刻意回避亲密关系中的爱。
文章里提出心理学有一个概念,叫做防御机制。
一个人为了避免自己遭受难以承受的伤害或者情绪体验,他的内心有一种专门负责此事的能力,就是防御机制。
防御机制人人都有。
只不过,不成熟的防御机制会让人们出现一种倾向,那就是“情感隔离”。
生活中男性比女性更容易主动情感隔离,是源于从小父母对男孩爱需求的缺失。
爱和被爱,是人永远的需求。
如果一个人在婴幼儿时期已经得到了这种被明确表达出的爱,有人一直完美回应他关于爱的需求,那么成年后,这个完美客体已经被内化在心中,他就可以自己去爱自己,也可以去好好爱其他人了。
而一个没有被父母好好的温柔的表达过爱的小孩,他就很可能在过早的时候,发展出不恰当的防御机制,成年的他,这种防御机制也无法再改变(除非有觉察)
他就会对爱,对亲近的人进行情感隔离。
这就是他潜意识中固化的模式。
文章举出一个例子:一个幼儿,他摔破了一个小杯子,他哭了,特别渴望被安抚,被抱抱,然而迎接他的是冷漠或者是责怪,甚至是棒喝。他渴望得到的爱的回应只有让他痛苦的冷冰冰或者伤害。时间久了,次数多了,这个孩子的潜意识会告诉他
——你对于爱的需求会让你受到伤害,会让你失望痛苦,如果没有这种需求和表达,你会好受一些。
于是,这个孩子在人格形成的阶段,就发展出了一套防御体系,将自己和至亲的父母隔离开。
我不对他们要爱,我也不去真的爱他们,那么我就不会痛苦。
如果我体验到爱,或者体验到我对爱的需求我就会非常痛苦。
潜意识人格的这一部分,就此形成。
解了这一点,很多妻子也许不会因为身处孤独就过多的怨恨丈夫了,因为你的丈夫很可能,就是当年那个孩子。
生活中的确存在这样一种人,你对他的示爱对他来说是一种负担和压力,是他内心难以承受的负荷。他们害怕自己深陷爱的包围中,因为害怕爱的失去而给自己带来伤害。我宁可不要爱,也不要被伤害。
他们渴望爱,又恐惧爱。
这也被称作爱无力,爱无能。
而这些都源于他儿时爱的缺失。
一个缺失爱和被爱的人是自卑的,内心是悲哀扭曲的。他们在防御机制的自我隔离中保持着所谓的安全空间和距离,戚戚然望着亲人孤独痛苦。他们本来可能无意创造孤独痛苦,但把这种孤独痛苦传递出来。
因为了解而理解。因为理解而释然。
生活中的苦痛和悲剧一再告诫人们:家庭教育和爱的体验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将影响到他们一生的幸福!
与时俱进,需要学习,教育,改变的是父母。
强烈呼吁已为父母的亲们,请打破传统的教育思维和理念,给孩子们一个温暖温馨,宽松充满爱的成长环境,女孩和男孩都需要爱的回应。请用爱的包容,呵护,激励去示爱,表达爱,回应爱。给孩子们一颗爱己爱人的健康身心,让他们拥有健康爱的能力。
这不是某个人,某个家庭的事,这是人类情感良性循环的大事!
引用文章的结尾一句话:
“看见爱,表达爱
放心,它不会让你粉碎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