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要准备一场考试,看一本书的时候,我们倾向于会花大段大段的时间用荧光笔标注重点,集中阅读,反复背诵,直到感觉自己能完全掌握为止。
殊不知,这种方式是错误的。我们不仅沿用旧时代的教育方法,而且还一直沿用旧时代的学习方法。早在20世纪60年代,心理学家发现重复接触可以强化记忆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一组实验参与者只需重复念6组单词,而另一组在念完6组单词外被告知需要记忆另外一组不一样的单词,两组人的记忆单词效果并没有区别。
而后期有更多的研究者开始考查重复接触或者长时间思考一件事情到底对今后记忆是否有帮助,而这些研究都证明并有充分证据解释:重复本身并不能带来出色的长期记忆。
结合我们以往的学习和工作情景便知,人的注意力有限度最多是半小时。越来越多的时间管理和工作效率提升的方法基本都在建议我们每间隔一小段时间休息,或者换点别的事情做,再回头做原本的事情,这样反而能提高效率。这就涉及到间隔练习,我们另外再谈。
既然这种方式是错误的,那为什么这么多人仍然选择这样的方式。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是父母老师潜移默化地教导他们要多做笔记,一定要你坐得死死地,眼睛要一直看着书本才显得你专心认真。他们忽略人的注意力有限的问题,想当然地认为“应该做到”,而不是“怎样做到”。
单纯反复背诵是没有意义,人们对于被动接收的知识其实是抗拒的。如果你不去深入思考概念之间的不同,清晰了解这个概念为什么是这样定义的,将课本上的一系列要点转化为问题并尝试解答,寻找课本外的联系…...这些才是真正把知识学透的表现,而不是像背八股文一样。
那如果笔记都不做了,还怎么学习呢?学习方式有很多,其中考试是最有效的学习策略之一。这一说法可能会遭到很多学生和老师的反对,他们会控诉考试会给学生和老师带来额外的压力,扼杀他们的创造力,变成“考试机器”。但真的如此吗?假如一段考试不排名、不公布成绩,都是私人化的,也会如此吗?不是考试本身让人有压力,而是考试后的排名让人有压力罢了。
为什么说考试是一种有效的学习策略?因为考试过程中就是主动检索——考试——强化记忆的过程。检索就是主动回忆的过程。当我们在检索花费的心思越多,受益就越多。曾有研究者做过一项实验,安排一部分八年级的学生接受不重要的小测验(同时安排反馈),内容是科学课上的知识点,而另一部分没有小测验,但会安排学生复习3遍,最终有做小测验的学生平均成绩是A-,仅做复习的学生平均成绩是C+。
这让我想起我的高三生活,当时学校的学习策略变成了题海战术,每个月安排一次考试,每一个学科复习都按照计划表进行,并安排老师晚间回答学生的疑问。从结果看来,比起以往循规蹈矩的学习,学生成绩确实大大提升了。不得不说提出这个策略的老师,要么是也看过《认知天性》这本书,要么善于检索记忆的。
检索过程中是痛苦的,因为你发现自己原来有那么多想不起来,记不住的东西,这让你很受挫。相反,当我们反复背诵某段内容的时候,我们便感觉自己掌握了。我们轻易、甘愿被头脑所欺骗,直到考试让我们“原形毕露”。既然检索能看出我们的不足,是给予我们机会改善,为何不做呢?你忽略它,问题并不会消失呀。
当然,当你把考试当做是检验学习效果的唯一方式的话,那么你就真的成为“考试机器”了。检索记忆还有很多种方式,我们下次再聊~
以上,与你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