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好习惯捡起来

    洛克曾经说过:儿童不是用规则可以教得好的,规则总是会被他们忘掉的……习惯一旦培养成功之后,便用不着借助记忆,很容易地自然地就能发生作用了。在良好行为习惯的保证下,学生才能学会认知、学会合作、学会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一个寒假过去了,涂鸦般的书写,散漫的态度都凸显出来了,好习惯不小心就被丢掉了,所以三月的主要任务就是把好习惯捡起来。

一、 言传身教

    教师形象在学生是伟岸的,教师的一言一行,不管是特地教育还是无意间的行为都容易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所以,这个月更注意自己的言行,当地面有垃圾的时,弯腰捡起,讲桌杂乱时,我经常清洁整理,上课板书时,尽量工整漂亮……这一切孩子们都看在眼里,我看到教室一天比一天干静整洁,有一点点小垃圾也马上有人主动捡起,卫生工具角杂乱了总有孩子主动整理,练习册上的书写越来越干净整洁。有了老师的示范,有了个别学生的示范,慢慢好习惯就养成了,良好的氛围也有了。

二、 语言激励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说:儿童都是有希望获得被认可的天性。所以更要求老师要有发现孩子的有点的眼睛,孩子主动帮班级的擦黑板的,我会夸张的说:今天的黑板也太干净了吧。课前准备做得好,下课时定会表扬:是你们的配合让这节课这么愉快准时的完成。大胆发言、遵守纪律、主动提出问题、书写认真……都会得到老师的表扬。在表扬激励中,孩子们的行为越来越规范,习惯越来越好。

三、 制定规则

    言必行,行必果。奖罚并用,恩威并施,提醒孩子做好课前准备,并且认真检查学生的履行情况,如果发生没准备好的情况必定受到相应的惩罚。放学路队排不整齐或者吵闹我们宁愿晚一点重来一次也要整齐安静。上课讲话会取消某些奖励资格,表现优秀会得到一颗小糖,这些点点滴滴在孩子们眼中都十分重要,严格遵守,好习惯就这样捡起来了。

    和孩子相处中,好习惯是慢慢养成的,好的习惯能让教学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培养好习惯的道路上要有耐心、有信心、多思考、多尝试。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