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今天,我把我的几个社交软件账号都注销了。
为什么呢?
起初,这些软件给我的感觉很新奇。
在网络聊天室一样的地方,大家畅所欲言,分享着自己身边的事情,讲述着不同的生活经历,分享着观点。
或许是因为性格,或许是因为做事方法,或许只是因为一个喜欢说,一个喜欢听。这样的低成本社交让我们聚在了一起。
可是沉溺时间久了,从一开始的无话不说到最后的无话可说,身边的人一茬一茬的换。
人潮拥挤,只有我仍停留原地
当我翻遍了十几个跟房,软件上同时有500万人在线,却没有一个地方想让我分享自己的时候,我知道自己应该离开了。
02
李松蔚老师在知乎回答提出:「这是种“意义焦虑”,解释来说就是:我们这么做有什么意义,又有谁在乎我?你是失去了和别人的联结。」
疫情开始长达半年的网络社交生活,让我更加体会到这样的“快餐友情”
和陌生人我们反而更加容易说出生活中难以启齿的事情,因为双方互不相识,不在对方的圈子里,不会对对方的实际生活造成影响。
也是因为更容易说出的这种特质,反而也使我们不会去重视我们的倾诉对象,来的快,去得也快。
在我们付出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后,得到的却是对方的无情离开。
除了得到这种原本被他人占满生活,又突然消失的空虚感,其余什么都没有了。
已经被这种社交调高阈值,想要消除焦虑感,与社会进行缔结的我,想要抓住每个从身边的人。但是付出越多,夜晚一个人呆着的时候,袭来空虚感会更加强烈。
我们都懂,握不住的沙不如扬了它。
03
分享生活,和他人交流会给我们带来快乐,但是这样的沉溺式低成本社交也会过度消耗我们的认知资源。
认知资源”是认知心理学里很重要的概念,它是一种有限的资源,被用于信息摄入、深度思考、情绪管理、欲望控制等。如果“认知资源”被过度消耗,人的大脑就会失去“自控”和“清醒”,容易做出糟糕的决策和后悔的行动。 《决策疲劳》
晚上躺在床上,闭上眼,脑子里回荡着的却还是社交网络里的事情。人性中的窥私欲和好奇心勾引我们不断的接受信息,不肯入眠。
因为睡前的那段时间意味着又能接收一部分消息,导致我们越熬越晚:
比如,长时间的熬夜,让我的大脑疲惫不堪,记忆力下降,头发一把把的掉。
比如,因为要专注的投入到和对方的聊天中,让自己分心,反而会混乱现实生活中手头做的事情,比如错屏回消息,同时理解两条讯息,导致理解出错;
比如,生活中的决策因为精力不够不能掌控我们的大脑,选择用直觉去处理问题,反而得到了糟糕的结果。
这些问题都是真实存在的。当我意识到我的现实生活也深受其害的时候,我必须离开了。
04
这里有一些小建议,希望能有一些帮助。
1.李松蔚老师在知乎中对于意义焦虑给出的方法:
拿出整段时间,用两个小时,甚至二十个,两百个小时,跟他(她)聊聊你现在的生活。这种诚实的,深度的交流可能会很累,但它可以确认我们的存在感,我们能从对方眼里看见自己的真实处境。这是意义焦虑的解法。
这个他是指你真正信任的人。
2.注销掉没必要的社交软件账号,减少对认知资源的消耗,从回复精力开始拿回对生活的掌控。
我们要做一些真的有意义的事情,去创造,而不是消费。
创作不易,拜托点个赞,让你的印象更深噢!谢谢你啦!
你好哇,我是shasha,是一个专注于个人成长的大学生,希望能跟你一起进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