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 辉
导师宋运来先生潜心童漫习作教学研究多年,在讲座中一再表达对以往“全批全改”和“习作讲评课”的深恶痛绝,直陈此乃一线语文教师幸福感低下的一个重要缘故。宋老师强调:“全批全改”,往往导致语文老师 “吃力不讨好”、“好心办了坏事”、“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一线教师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自己教学效能的提高,必须遵照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转变习作教观念,变“习作讲评课”为“习作欣赏课”,方能走出习作批改耗时低效的泥沼。
宋老师的讲座直戳一线语文教师的痛点,引起强烈的共鸣,反响热烈。对照自身语文习作教学的实际,的确如宋老师所言,在习作批改和讲评上,存在诸多问题,亟待改变。宋老师的讲座已经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看到了习作教学的一片新天地。心动不如行动,我们要迈出改变的第一步,翻过“第四座大山”----------那就是翻过自己这座大山。
首先最让我钦佩的是,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师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宋老师直面问题,勇于实践,经过多年的实践,能拿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主张。这种不回避问题,敢于迎难而上的实践研究精神着实可敬可佩。而我们一样遇到相同的问题,却固守旧有教学模式,思维僵化,不善于思考,停滞在低效的教学泥沼中而不自知。年青教师教学的成长之路上,一定会遇到诸多问题,如果逃避问题或对问题视而不见,那就会失去很多成长的机会。我们应该向宋老师学习,学习他直面问题的勇气,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和难点,主动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勤读书在书籍中去寻找答案,是一个好的办法。我们教学中遇到的许多问题,也是许许多多一线教师同样要面对的,许多同行前辈在教学实践中通过自己辛勤的努力,摸索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我们可以学习借鉴,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去尝试,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还可以向名师大家去学习,因为名师大家们在某些领域钻研得非常深,有自己的教学主张,和一整套解决问题的办法,更有系统的理论支撑。向名师大家学习,能更快地成长自己。当前,我有幸跟岗在著名特级教师宋运来先生的工作室中学习,对这一点体会更加深刻。
导师宋运来先生是《中国教育报》、《教育文摘周报》、《中国教师报》三大教育报整版报的作文课程改革、教育模范事迹、教育名家人物,出版的各类教育专著有20余部,在《语文建设》、《人民教育》等期刊发表了200余篇文章。宋老师先后应邀到全国各地讲学,他的课堂风趣幽默,创意迭出,直抵儿童的心灵。跟随这样的大师名家学习,是难得的机缘。
宋先生在讲座中,叮嘱广大语文教师,在面对新思想、新的办法、新的主张时,一定要翻过“第四座大山”。
谨记教诲,主动学习,主动成长,方能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