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格局决定孩子发展的高度

世人皆知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其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有的父母做的是好榜样,有的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到的是反作用。

案例1:

两个家庭的主妇有矛盾,两家的孩子却在一个班级。男孩在过生日时,家长买了蛋糕在班里请其他孩子一起吃,故意把女孩落下了。

别的孩子都有蛋糕吃,只有女孩没有蛋糕吃。女孩受了委屈,女孩的家长很快买了一个蛋糕,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如此,矛盾越积越深。据说,后来两家妈妈约架互撕。

父母不光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更是孩子学习的榜样。这两家妈妈的做法太不成熟,教会孩子的是什么?是以怨抱怨和睚眦必报。

如果仅仅是大人之间有矛盾,姑且称之为赌气、冲动,偏偏牵扯到孩子,况且还有这么多的孩子在围观,这给孩子造成非常差的影响。还约架,岂不是直接教孩子用暴力解决问题吗?

有什么恩怨非得针锋相对、互不相让呢?中国人素来讲究宽容之道:“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宰相肚里能撑船”。

想想其他孩子及家长、老师又会怎样看待这两个孩子呢?真是一对目光短浅又冲动的妈妈。

案例2:

两个男孩甲和丙是在同一个班级。一天放学,甲的妈妈骑着电动车带着甲,乙的爸爸骑着电动车带着乙。

路上,甲在电动车上不停地喊着乙的名字,并故意喊成谐音不文明的字,乙的爸爸让甲的妈妈管一下自己的孩子,但她不以为意,轻描淡写地说是孩子之间的事,大人不要小题大作。

乙的爸爸非常气愤,便和甲的妈妈吵了起来。奈何乙的爸爸拙嘴笨舌,偏偏甲的妈妈伶牙俐齿、咄咄逼人。

最后,乙的爸爸被惹急了,把手扬了起来,在甲的妈妈激怒下,成功地打了她一巴掌。

最后报了警,甲的妈妈扬言在警队有人,要告到对方丢了公职为止。最后,乙的妈妈找人调解,既给对方道了歉,又赔给对方一千元钱。一千元在十几年前,也是一笔不小的数字。

这是多年以前,发生在我班两个孩子家长身上的事。若干年之后,才有人告诉我这件事,着实震惊了我,也颠覆了我的三观。

首先,甲故意乱说,侮辱了对方的孩子,作为监护人不去管教自己的孩子,反而怪对方爸爸跟小孩子计较。这是变相地怂恿。内心里肯定正洋洋得意,反正自己孩子不吃亏,受欺负、被捉弄的是别人家的孩子。如果换成她家孩子,估计早破口大骂了。

她认为自己孩子占了便宜,果真是这样吗?错误的行为不制止,长大后会愈演愈烈,若走上社会后还如此行事,当真会有人肯忍他,不吃亏才怪。

其次,乙的爸爸不够理性。对方既不制止孩子错误的行为,还蛮不讲理倒打一耙,这分明是市井无赖的行径,还跟她理论,不知道好鞋不沾烂污泥吗?遇到这种泼皮,惹不起还躲不起吗?

明知道说不过她,还不及时撤。这种乱叫别人名字的事情完全可以交给老师来处理,明明占着理,却被对方成功地激怒了,犯了“好男不跟女斗”的大忌。

其实,甲的妈妈很清楚他是拿着高薪的公职技术人员,有着体面的工作,极有可能打从一开始就想讹诈他。

第三,得了一千元钱,花着真得香吗?打人是不对,人家在道歉的同时,也贱卖了自己的人格,这让孩子以后怎么看待自己。将来会不会也学她,蛮横不讲理地乱讹钱,还难说?

当然,比这更甚的父母大有人在,一言不合就开骂,一拍不合就开打。毕竟,素质摆在那里,格局太低又岂能教出格局高的孩子。

所以,父母的格局决定孩子将来发展的高度。父母做事,请三思而后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