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爱的信息传递给孩子”这是程老师今天公益课的主题。听上去这么熟悉。在程老师讲课的过程中,我才慢慢反应过来,这是《正面管教》书中一句很经典的话:确保把爱的信息传递给孩子。而程老师今天的课程主题很多也与正面管教这本书有关。
今天,程老师主要针对四个方面进行分享。一、为什么需要学习?二、孩子眼中的父母;三、爱的五种语言;四、和善而坚定。
国庆节期间,程老师还在做公益,特别感恩和钦佩她的大爱。程老师也说,她这几天接到了七个个案,和亲子教育有关,大概也是这个原因,程老师想让更多的家长走进课堂,了解亲子关系的处理方式,让更多的家庭和谐幸福,让孩子们健康成长吧?因此,一开始,程老师就主题的一个发问引发了大家的思索:很多时候,我们是传递一份爱,还是传递伤害?
是啊,我们往往以爱的名义伤害着我们的孩子,而自己还不自知。
就像我的一位学生,她的孩子现在已经上了初中,因为孩子的学习成绩,她自己很焦虑,看到孩子做作业畏难,有些不想做了,就和孩子吵,呜叫。她孩子觉得妈妈对自己不好,经常打他,骂他。比如,孩子考试回来说,妈妈我英语没有考好,考了109,妈妈马上问:班级最高分多少,孩子说,有一个考117,这个妈妈马上生气了。这个妈妈这样对我说的:孩子才考了109,我问他,你知不知道你那里错了,然后又和孩子呜叫了……
之前,我听心理课,常听老师举例说,孩子考试的分数无论多少父母都不满意,孩子考了90,父母说满分可是100呀,有什么高兴的?孩子考了100,父母又会问,班里考100的有几个?孩子考了班里的第一,父母会问,全年级呢?全校呢?全泽州县呢?我总以为这些话只是创造幽默的效果,不会有总不满足的父母。可是,我的已经身为人母的学生和我的聊天让我从侧面知道,确实有这样的父母。她有一天问孩子长大想做什么,孩子说当主播,她听到孩子这样说,劈头盖脸的骂了孩子一顿。说实话,这一顿骂,把我都搞晕了,我不知道孩子想当主播有什么不好。我想起一个长大了想“盗墓”的孩子在心理老师的理解下,很受感动和鼓励,依然坚持着自己的梦想,要为国家发掘古董和文物,把它们介绍给更多的人,让全世界都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历史的故事。我简单的把这个故事转述给我的学生,希望她从中有所启发。同时,我也意识到,我们为什么需要学习?因为时代在变化,而教育孩子也要与时俱进,不能落伍。教育孩子,爱孩子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最好的咨询师。
我们在孩子眼中是怎样的呢?有这么一张幻灯片:这是我的妈妈,她真的很:……,后面是四个字四个字的六组选择的词语,分别有:和颜悦色,美丽动人,风趣幽默,热爱学习,情绪多变,和喜怒无常。
当程老师问:哪位父母觉得前四个中你的身上有两个的,请举手。我因为带着女儿来听课,女儿坐在我的前排,她转回头来,示意我举手。看来,我得到了女儿的肯定。在我女儿的心中,我还是比较符合好妈妈的角色的。其实,我找了找,我好像只符合一条:热爱学习。我想女儿也是因为这条催促我举手的。这至少说明,这么多年的坚持学习,至少让女儿看到了我自己的改变。我没有期待改变她,改变老公,而只是首先自己走出来,努力改变自己。这个过程虽然缓慢,但现在看来,它是有了一定的影响和推动作用的。
我们还做了另外一个练习。两人一组,分别扮演A和B。 也就是一个父母一个孩子,一人按照幻灯片上的要求说话,另一个(也就是孩子)作出回应。当然,这些话都是一些很有杀伤力的贬损孩子的语言,他们或是命令,或是法官,或是威胁,或是说教,或是万事通,或是斥责。现场的气氛很热烈,大家都在兴致勃勃的参与,我相信,这个练习胜过说教。它让父母自我觉察到自己平时的不当的回应孩子的方式对孩子造成的伤害。正如《正面管教》这本书所提倡的:只有当孩子感受更好时,他才能做得更好!
爱的五种语言,以及和善而坚定,听过很多次,真正的困难在于落实。这里就不一一赘述。我想说的是:在整个程老师分享的过程中,我的关注点不仅是以一位家长的角度在聆听,更多的是以一个观察者,评价者,课程学习者的角度在参与。我的心里是有很多感叹的。《正面管教》这本书就躺在我的书架上,自己也粗略的看过。但是,看过就够了吗?如果有人要求我分享一下这本书,我会怎样去和他们说呢?我可能会照本宣科,按着书中的章节,逐条逐框的,把书中的意思读给他人,或者稍微高级一点,用自己的话转述给他人。我不会想到程老师今天的演绎方式。两个小时的课程,挑拣出书中最重要的精华部分,糅合自己的经历和思考,将书中的东西为我所用,而不是固化书中的模式。程老师能够跳脱出书本的禁锢,活泼泼的结合自己的讲课风格以及其它的一些理论做高屋建瓴的分享,真的很令我佩服!她也一直是我佩服的老师。我想,每位咨询师,每位讲师,都应该有这样的一种整合的能力,将他所知的资源灵活机动的创造性的使用!
2019年10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