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王京出门散步的时候看到有小区居民在小区里烧香和烧纸,略一思考,才记起又一年清明快到了。
每年清明节王京都会和住在本市的几个叔伯兄弟一起回老家祭祖,对于他们来说是老家,于王京而言那是家。从本市到王京的老家走高速一般要三个多小时才能到老家所在的乡镇,从镇上还需要开四十分钟才能到木子的家。在回来工作的第二年清明前夕,王京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交流之后木子才知道在这异乡她还有亲戚。亲戚问王京要不要和他们一起回老家,于是乎王京和他们一起踏上了回乡祭祖之路。
王京第一次坐汽车直接回家,以前为了省钱都是坐火车到邻近的市,再从那里转回县城的汽车,从县城坐车回镇上,再从镇上坐小巴或者摩托车到家。虽说是亲戚,王京从来都没有见过这些人,为什么愿意和他们一起回去,只是因为这样可以回家看看爸爸妈妈而又不用在家住。
亲戚们一般会在王京换成汽车的市里住宿一晚,给老家的亲人们说是太累,这样可以轻松点,其实我知道那是因为老家条件太差,他们受不了。三车人一共十四个,七个标间就是一千多元钱,我想我的父母需要喂养半年的猪也不一定能挣一千多元。
次日早上亲戚们会开着车走在我们回家的土路上,每年的状况都不一致,但每年这里的故事尤其多。修路需要绕路,下雨车子打滑,路面的石头剐蹭了车底盘。没回去之前老家的人们会不断地打电话问到哪里了?他们热切的期盼着这群外来的亲戚,房子是知道他们要回来几天前就开始打扫,老奶奶害怕没有打扫干净昨天又让孩子们打扫了一遍。昨天老人们已经让年轻的孩子去街上买好了今天的菜,房里煮饭的人们已经忙活开了,等的就是那句我们快到了就开始动工炒热菜。
车子驶近,王京看着自己从小长大的土地,油菜花都谢下去了,只有零星的黄色晃动着。她看见了自己家的小屋,虽然在旁边楼房的映衬下,小而破,可她还是最先发现它。老人们排着队的看着驶近的车子和车子里面的人,王京觉得自己有点尴尬,一个远来的自家人。
王京从这个地方走出去,走回来。王京是村里的大学生,大学之前都没有离开过这片土地,上大学她从这里出发,去到北方的某个省。毕业后从大学回到省会城市,过年过节回到这个小屋。
王京觉得自己生活多年的小屋和自己有点格格不入。王京回忆着过往的美好时光的同时也觉得脚下的鸡屎是那么刺眼。放眼望去,地上到处都是块块鸡屎黑斑。桌上还有没有吃完的饭菜并不是有了冰箱父母都会把这些收起来,墙上斑驳的白石灰开始掉落,很多地方显示出它原本的样子。这和王京在城市的环境完全是另一番天地,虽习以为常,但还是不能认同。
王京喜欢家里的小竹林,从小的最常幻想的场景就是自己坐在小竹林里弹着古筝。美好的样子和竹林的幽静合为一体,家里破旧却是心灵的归宿。每次回到家王京都能找到在城市里找不到的活力和安全感,这里哪怕是晚上携雨而眠王京都是满足的。每当王京心思涣散不知道生活的意义,王京都会偷偷跑回家,在以前干农活的地方呆一呆,偷偷去看看父母,她就能重新找回生活的意义。
在城市里养家糊口,在农村养心养性。城市于王京而言不像城里的亲戚们那么温暖,在这里受到的伤害比得到的温暖更多,但她不得不在这里,她要养活自己,她不能丢方面的脸。村里是她的精神父母,她不得不离开那里,她要生活,要喂养自己的身体。城市与农村,对王京而言就像物质与精神,离开谁都不可以,但在哪里都找不到归宿。
多想给自己一个安定的家,安放心灵的空虚,身体的困乏。城市,多一点温暖,让王京不需要回到老家去找生活的美好;乡村,多一些发展,让王京不用离家去寻找物质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