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的特点是无穷准备——总是在准备,说服自己不去做那个真正需要做的事情,不断发现一些或许有用和相关的事情,然后在那些不太相关的事情上告诉自己,“我也在做这件事情”。——吴伯凡
这段文字从心里机制上解释了拖延症的形成,很多拖延的人自己并不认为自己在拖延,或者知道自己拖延但会给拖延找到合理化理由,在认知上就已经迷失了。用假装的努力来试图缓解自己的焦虑,并给自己的拖延找到了理直气壮的理由。
从我本身来说,在各种可能有用的学习资源中不断切换,以为自己学了很多,但是结果是越来越混沌,越来越焦虑,所学知识根本没有带来认知的升级,反而使自己的认知陷入“荒芜”的境地,内心也始终处于慌乱之状态,处于认知退化之中。
也曾经做过一些删减,得到今年没再订阅新的专栏,但依然敌不过其它渠道塞到面前的学习机会,仍然处于慌乱的获取所谓知识的状态。
反观自己如此慌乱的原因是什么?恐惧!怕失去机会,怕落于人后,怕失去竞争力。但是,怕什么就来什么,当拼命想要抓住什么的时候,那个最在意的往往更容易失去。就像沙子,越想抓住,流失的越快越多。
很多思想史大家都告诉我们:有效认知往往是建立在某种“闭目塞听”的基础之上的。比如《道德经》讲的“五色五音”、“驰骋田猎”,各种声音、色彩,各种行为,都会让我们的心进入到慌乱状态。最好的状态就是闭目塞听——“不出户而晓天下”,躲进小楼反而能成一统。——吴伯凡
闭目塞听,一直以来都认为这样会让自己变得孤陋寡闻,是不可取的。但是经历了这么多以后,现在回过头来看,这才是一种正确的学习和生活方式。
这里的闭目塞听并不是说拒绝一切数据,而是有意识的拒绝接受不相关的数据——噪音或诱惑,保持认知的系统性,在已有认知熟练正确掌握以后,再去拓展数据,那时候的数据就能被已有的系统(算法)所驾驭,才是有效数据。
“断舍离”都听到过,事实上断舍离的目的和闭目塞听是同一个道理,抛弃多余,精简有价值的东西,这部分拥有的价值反而会有所提升。不单是物质上需要断舍离,认知上也需要断舍离。
庄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古人早就明白,人没有能力穷尽所有知识,人生必然需要有所选择,取舍之间才显智慧。
所有成功人士,都是有一个方向是专精的。就算一直提倡多维学科思维的查理·芒格,依然是在精通了主要学科以后才不断扩展自己的学科边界。如果没有主干,一棵树是无法称为树的,至多是一堆树枝堆在一起;如果不砌出框架,一堆砖头不可能成为一座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