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对孩子的一生意义重大。可是当我们面对孩子情绪问题时,却往往一筹莫展,焦虑无比。
比如:当孩子动不动就哭、不依他就闹、不听父母话、和大人对着干、发脾气摔东西、固执任性、焦虑暴躁、总说不要不行,或者对外界敏感、担心被批评、胆怯怕人时,大人到底该怎么应对?
那么问题来了 —— 2-6岁的孩子为什么会闹?为什么会发脾气?为什么胆怯怕人?为什么敏感?为什么会有各种负面情绪?情绪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当孩子出现情绪问题的时候,爸爸妈妈如何做才是最正确的处理方法?讲道理、妥协、许诺买玩具、吓唬、惩罚、打骂,管用吗?
在日常家庭环境中,大人们又该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如何给孩子做个好榜样?如何帮孩子成为内心强大、心态乐观的人?其实,很多时候,问题的原因并不在孩子身上,而在父母!那么父母该如何帮助孩子从小提高情绪管理能力?让孩子成为一个拥有强大内心、乐观心态的人呢?
之前咨询的家长特别多,今天,抽空简单跟大家做个分享:
首先,要正确认识“负面情绪”
情绪是人在生活中自然而然会出现的主观感受,它本身是没有对错之分的,它就像我们会做梦会打哈气会犯困这些生理现象一样,我们需要接纳它,承认它。尤其对于孩子来说,因为孩子的大脑掌管控制情绪的脑区还没有发育好,更容易情绪激动!但是,面对孩子的负面情绪,我们大多数人都认为负面情绪是不好的事,应该减少的,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其实,让我们避之唯恐不及的恐惧,害怕是从原始时期就已留在我们的基因里的,当我们的祖先在看到凶恶的猛兽,产生了恐惧情绪,这种情绪会促使肾上腺素大量分泌,指挥大脑迅速做出反应,让我们迅速逃离危险,获得安全。而焦虑这种情绪会促使人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效率大幅提升。很多平时看似无法完成的任务,在焦虑状态下,反而可以超水平发挥,快速完成。同样,负面情绪也是有它的正面作用的。
但是我们需要学会如何用适宜的方式表达我们的情绪而不伤害别人,伤害自己,也需要让孩子学会呢?这种能力就是我们所说的情绪能力。情绪能力重要吗?当然重要,情绪能力关乎一个人的幸福感,它真的很重要。情绪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儿童的社会适应水平,甚至是在学校的表现。
负面情绪是不可怕的,我们要善于利用孩子负面情绪爆发的机会,帮助孩子更好的成长。
其次,父母面对孩子哭闹时的错误方法有哪些?
父母们应对负面情绪最常用的两种错误方式,第一个,不允许负面情绪存在。认为负面情绪是有害的,我们常常看到孩子一哭,大人就容易慌张,孩子一哭闹,大人就充满了担心,孩子打人就会特别生气,孩子软弱,大人看到就会非常来气,这些常有的反应,大人认为是错的。同时也否定了产生这种行为背后的负面情绪,所以总是想方设法制止孩子的行为,希望可以制止负面情绪的言语行为出现。这样的方式不利于孩子成长,会让孩子错失认识情绪的机会。
第二是忽视放任对待孩子的负面情绪。有的大人放任不管,觉得孩子长大自然就好了,他们会采取另一种方式对待孩子,就是顺其自然,不插手,不干预,相信船到桥头自然直,这个时候他们就会用冷落或者忽视让孩子自己消化。 这样,不仅错失了孩子认识情绪的机会,还会让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理解与支持,可能反倒会强化错误的情绪表达方式,也可能逐渐孩子会把他们的情绪,情感封闭起来,不再与父母分享。
那面对孩子的负面情绪,有没有通用的步骤与方法呢?今天,帮助大家总结和梳理了几点父母面对孩子负面情绪的通用步骤和处理方法。
那么父母面对孩子负面情绪的通用步骤和处理方法有哪些呢?
一,陪伴,安抚孩子情绪。面对孩子的负面情绪,我们一开始要做的既不是讲道理也不是一味禁止,而是贴近孩子,并理解他们的情绪,帮助他们安抚情绪脑,才能让孩子的理性回归,所以大人的陪伴,拥抱,抚摸以及温柔的言语,在这个时候对于孩子来说都是很重要的。
第二步帮助孩子梳理情绪,分析原因。我们需要帮助孩子了解事情整个发生的经过并和他一起梳理情绪的来源帮助他重新看待情绪事件。让孩子叙述原因,尝试和孩子一起叙述发生事情的经过,在孩子叙述的过程中,他自己的情绪脑和理性脑就慢慢连接上了,在重新回顾情绪事件发生的过程中,只有找到情绪出现的原因,家长们才能帮助孩子换个角度看待世界,缓解孩子的情绪。
划重点:需要提醒大家,这个部分我们要注意,在孩子叙述自己的想法和事情经过时。不批判不评价!孩子才愿意开口跟我们说心里话喔!
第三部,负面情绪本身没有错,只是表达方式出现了偏差。孩子本身还小,由于生理原因,只会用一些简单的情绪表达方式来表达出现的“复杂情绪”(举例就是用哭闹,打人来表达自己“伤心了”“受委屈了”“嫉妒了”等各种复杂情绪),因此帮助孩子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情绪,是孩子需要具备的特别重要的能力。具体我们应该怎么帮助他找到属于自己的情绪表达方式呢?
一方面,我们可以启发孩子,让她自己思考有什么样的方法可以比之前做的更好,还可以直接告诉孩子情绪来了如何正确表达情绪。比如:告诉他用语言告诉别人或者用跺脚,跳一跳,唱歌,运动,做深呼吸,画出情绪,撕纸条等等这些行为来表达情绪。这些方法要符合三个原则:不伤已,不伤物,不伤人。符合这三个原则就是合理的情绪表达方式了。
还有一点,排除孩子不会正确表达而出现的哭闹行为,还有一种哭闹行为就是为了“控制”父母而出现的“行为”!我们的孩子是特别聪明的,有时为了达到一个目的,他会用哭闹打人等一些不恰当的行为来“控制”父母,面对原则性的问题,父母一定要和善而坚定的坚持原则,让孩子知道“规则”。怕孩子“哭闹”而一味的放弃原则,只会让孩子变本加厉。想要了解更多的实操内容可以留言给我哦!希望你们有所收获!
此外,有一些可以帮助孩子们梳理情绪的绘本特别不错,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一本,《杰瑞的冷静太空》,看看杰瑞的妈妈是如何帮助杰瑞表达他的情绪的?也可以帮助孩子建立属于他自己的“冷静太空”。
最后,一句话送给各位家长朋友: 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是“榜样”, 送给自己最好的礼物是“成长”
一种能力的培养需要反复练习,才能够真正“习得”,家长们需要抓住每次负面情绪爆发的机会,不断练习,并帮助孩子培养出属于自己情绪表达的正确方式。再有就是“榜样”的力量。
面对孩子“发脾气”,家长朋友们首先要做的不是“以暴制暴”,你的行为方式直接影响了孩子以后面对问题的行为方式,而且影响深远……我们需要平静理智的面对情绪问题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