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1 王老七
这几天生病了,诸事不便,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心思懒惰,便煲起了电视剧——《我的父亲母亲》。
该剧讲的是在一个特殊的时代,农村姑娘张翠花和下乡知青陈志相识,结婚,婚后,离婚的故事。翠花是北方某农村的村花,爱上了儒雅礼貌、有知识有文化的下乡知青陈志,大胆示爱,陈志也接受了。如果两个人互相爱慕,共同成长,这就是幸福的开始,但是从整部剧来看,这却是两人悲剧的开始,翠花爱死了陈志,穷尽所有的爱他,但是陈志却不爱翠花,当然两人的矛盾越来越大。
故事从一开始就奠定了二人的关系,翠花是文盲,陈志有文化;陈志喜欢看星星,翠花觉得没意思,不当吃不当穿。翠花嫁给陈志,所有人都觉得是她沾光了,包括她自己,她要靠着陈志,所以他就永远活在陈志的阴影下,没有自己。
一开始导演采用对比的手法,讲还没过门的翠花如何没日没夜的照顾陈志的瘫痪父亲,而相对比的,在大学上学的陈志怎么和女同学看星星,写小说,交往女同学。虽然陈志表示并没有做对不起翠花的事儿,他认为没有上床就不算出轨,但是,我不认为陈志没有错,既然不爱人家,为什么一边接受人家的爱,接受人家的好,自己还和别的女人在精神上互相爱慕呢?意识指导行动,陈志的所作所为我认为就是出轨的,超出了一般好朋友的范畴。
不是没有人帮助过翠花进步。陈志的母亲,感激翠花,待翠花如亲生,教她学文化,帮她教导陈志,可是,因为身体不好,很早就去世了。陈志也试图和翠花找到共同语言,曾带着翠花看星星,跟她讲大熊星座小熊星座,跟她讲希腊神话,可是翠花一句“星星有啥好看的,不当吃不当穿”就回去睡觉了,这就和陈志跟叶秀萝讲星座的时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翠花除了自以为的爱陈志,却没有试着改变过自己,她几乎为他付出了自己的所有,却不知那并不是陈志想要的。
两个没有共同的兴趣爱好,没有共同的话题,没有共同的生活观念的人,在一起只是负累。陈志在翠花父亲的要求下当了官,官越当越大,自己却越来越累,他本来打算认命了,可是翠花家的一堆堆的事儿在打击着二人并不坚固的感情堡垒,最后,陈志终于在翠花的疑神疑鬼和毫不讲理中爆发,失踪,辞职,分居,终于,他活成了理想中的自己。
但是呢,翠花这一辈子净为别人活着了,年轻的时候陈志上学工作,他照顾老人,拉扯小孩,老了,她失去了陈志,失去了生活的意义。后来翠花遭遇了下岗,受侄子岁岁的启发,明白了所有的事儿都只能靠自己,于是,她开始做生意,卖菜,摆小吃摊,开饭馆,最后开成大饭店,她慢慢的走出了陈志的荫庇,活出了自己。
故事到这儿似乎没有什么可讲的,但就在这个时候,一向身体很好的翠花脑出血昏迷了。陈志悉心照顾,翠花创造了医学奇迹,痊愈了,陈志本来打算放弃分居回来照顾翠花,弥补她的,翠花却在儿子的提醒自己慎重的思考后,选择了离婚。虽然这对于她来说很艰难,但是,她勇敢的走出了这一步。
年近老年才活出自己,这是他们的悲哀。导演借陈志之口说出:“他们的失败婚姻是那个时代造成的”,不仅这样说,还多次强调,我不以为然,只想问问:“被导演塑造的儒雅有礼的陈志啊,你既然不爱翠花,你为什么当初要接受翠花啊?”
翠花的不讲理只是没有安全感的表现啊,如果陈志对翠花有翠花对他的一半爱,翠花也不会这么悲凉了……
ps:不知道电影和小说如何,改天找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