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行渐远的感情,有必要挽回吗?

元旦那天,同学张里脊约我出来吃饭。

张里脊不是名字,而是外号,号如其名,

我们上高中时,校门口小吃摊上的烧饼夹里脊,是他“上学的理由”。

张里脊跟我的关系很好,印象只要我们一起放学,只要路过小吃摊,

他必然要求请我吃一个烧饼夹里脊,不管我当时饿不饿,

“不饿是你还没闻到香味,不信你闻闻,香不香?”

现在想想,确实挺香的。

张里脊并不忌讳这个不伦不类的外号,因为这个外号只有我一个人知道,

他总是跟我说,自己当年要好的同学有很多,而如今,他只认我这一个朋友。

每当我们想起那段岁月时,无论聊起什么慷慨激昂,什么风花雪月,

我们的话题,最终都会以那三块五一份的烧饼夹里脊作为收场:

“哎,说了那么多,饿了吧?”

“嗯,是有点饿了。”

我曾经问过他,为什么只认我这一个朋友,

因为我记得,他还有两个特别要好的同学,

而其实在高中那时,我跟张里脊的关系算不上多铁,

“他们俩啊,大学之后各奔东西,”

“一开始还聚聚,后来连聚的理由都没了。”

“咱俩吧,属于即使不聚,也有的聊的那种关系。”

张里脊的话,我多少能理解一些,

大学那会儿,我跟张里脊有一个共通点,那就是都在寒暑假打工,

而且,我们都不是因为家里缺钱所以去打工,而是出于对社会环境的好奇,

以及对赚钱这件事的喜好而选择打工,

所以我们对这件事有着非常明确的话题共鸣感,也正因如此,

大学四年,我们断断续续的交流着,

我们所聊的,不是网游,不是异性,

不是忐忑的青春,也不是躁动的灵魂,

而是,打工。

再后来,我们毕业了,从兼职的打工仔,

成了全职的打工人。

我们的话题,多了一些关于家庭的,关于职业发展,

关于我们的抱怨,还有一丝悔不过当初的无病呻吟,

但是,我们的话题核心,始终围绕着工作,赚钱,

这个最俗气也最直接的话题,让我们避开了很多沟通的雷区,

比如有意无意的攀比,比如谁把谁当做情绪垃圾桶,

那些可能导致我们渐行渐远的话题和行为,都被我们刻意的避开了,

我们只说赚钱,只聊工作,这种近似于浑然天成的默契,

并不仅仅是彼此之间,对于相互认同的深刻理解,

更是一种基于现实需要的理性看待,

因为我们很了解对方,也知道对方跟自己的关系,该以何种妥善的方式运行下去,

就是因为这样的心态,这样有意愿的磨合过后,

让我们的关系,持续到了如今这个地步:

“哎,好像咱们也就是聊这个最起劲儿了吧?”

“是啊,但我觉得挺好,”

“我也是这么觉得。”

如果一段感情,真的渐行渐远,

那么只能说明一件事,那就是你们彼此之间,

真的不合适。

不合适的理由千变万化,每个人都能为自己的选择,找到一个基于自身需求的理由,

而在这个问题上,永远分不出对错,

只有认同与不认同,决定着我们看待感情的态度与联系,

所以,如果感情已经渐行渐远,

那么,不挽回,往往就是最好的挽回,

因为不挽回的,是不值得继续的理由:

有些人的关系,缺的不是一份烧饼夹里脊,

而是愿意和你一起享受美食的,

诚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高中时,我和燕,萍,卫和慧一个宿舍,夏天上下铺,冬天我们就把两张床和在一起,五个人挤在通铺里相互取暖睡觉。 记得当...
    星空的陪伴阅读 281评论 0 3
  • 01 刚上初一不久,我就和同班的一一成了好朋友。那时的友情很纯粹,只和喜欢有关,我想把她介绍给我认识的每一个人,并...
    我是晓敏阅读 1,283评论 6 21
  • 今天在好友圈看到了封腾小姐的动态,她是我大学的一个舍友,毕业后在上大学的城市工作了两年就回到了家乡。她...
    盐和汽水阅读 1,132评论 5 3
  • 久违的晴天,家长会。 家长大会开好到教室时,离放学已经没多少时间了。班主任说已经安排了三个家长分享经验。 放学铃声...
    飘雪儿5阅读 7,596评论 16 22
  • 今天感恩节哎,感谢一直在我身边的亲朋好友。感恩相遇!感恩不离不弃。 中午开了第一次的党会,身份的转变要...
    迷月闪星情阅读 10,620评论 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