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会孩子如何思考
社会能力就是孩子解决冲突和与人相处的能力,人是社会动物,没有社会能力的孩子很难取得成功。我们要引导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由孩子决定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为什么做。本书所介绍的方法叫作ICPS(Interpersonal Cognitive Problem Solving)人际认知问题的解决。但因为这个名词太过学术化,后来被家长们简化为(I Can Problem Solve)我能解决问题。缩写字母一样,都是ICPS。ICPS可以让孩子养成考虑他人感受的习惯。
二、字词游戏
①是/不
②和/或者
③一些/所有
④之前/之后
⑤现在/以后
⑥相同/不同
通过有意识地教会孩子使用这六组字词,可以帮助孩子建立多种选择的思维方式,教会孩子观察行为之前之后的区别,这样孩子才会知道自己的行为是会对他人造成影响的,从而敢于自己解决问题。
三、感受字词
①生气
②伤心
③开心
④沮丧
⑤骄傲
通过一些游戏,比如讲故事、画画、玩偶、看图,和孩子讨论他自己以及别人的感受,让孩子能够识别这些感受字词。
四、使用更多的字词游戏
①合适的时间/不合适的时间
②如果/那么
③可能/或许
④为什么/因为
⑤公平/不公平
五、寻找多种解决方法
孩子或者家长提出问题;
教孩子想不同的方法;
把孩子想到的方法,不做评论,可以说“很好,你想到了一个办法”,但不要说“你想到了一个好办法”,然后写在纸上(最好写满一张纸);
继续想不同的方法,深入探究。
相关的游戏
角色扮演
玩偶游戏,设置情景
找办法游戏:井字游戏,只有找到新的或者相关的解决方法才可以填字;故事书
六、考虑后果
仅仅有解决办法是不够的,孩子们要学会考虑后果
考虑事情的先后顺序
之前和之后:教孩子用之前和之后的句式来描述一件事。
故事接龙:和孩子编一些故事,让孩子进行接龙。
如果……可能会发生什么:帮助孩子想象各种可能的后果。
考虑人际交往中的后果:
提出问题。
引导多种方法。
遇到会产生后果的解决方法,停下来,写在左边。
通过编故事,可能发生什么事情,不同回答写在右边
将解决方法跟回答,连线
评估解决方法的好坏
七、对话范例
关于打人
孩子:鲍比打我。
家长:他什么时候打你的?
孩子:在学校的时候。
家长:明天我会跟老师说。
这段对话中,是家长在解决问题,孩子完全没有参与对问题的思考。有的家长会建议孩子也打人,或者告诉老师,这也是替孩子解决问题,而不是ICPS。
ICPS:
孩子:鲍比打我。
家长:发生了什么事?他为什么打你?(家长想知道)
孩子:他就是打了我。
家长:你是说他无缘无故地打你?(鼓励孩子思考起因)
孩子:哦,是我先打他的,因为他不让我看他的书。
家长:当你打鲍比的时候,他会有什么感觉?(引导孩子考虑他人感受)
孩子:生气。
家长:你知道他为什么不让你看他的书吗?(引导孩子理解他人的观点)
孩子:不知道。
家长:你怎样才能知道?
孩子:我可以问他。
家长:那你去问他吧,看他肯不肯告诉你。(家长鼓励孩子搞清事实,发现问题)
后来:
孩子:他说我从来不让他看我的书。
家长:现在你知道他为什么不让你看他的书了,你能想想自己做什么或说什么他才会让你看他的书吗?(鼓励孩子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孩子:我可以不再跟他玩儿。
家长:如果你这样做,可能会发生什么?(引导孩子思考后果)
孩子:他可能不愿再做我的朋友了。
家长:你想让他做你的朋友吗?
孩子:想。
家长:你能想个不同的做法,使他愿意继续做你的朋友吗?(鼓励孩子进一步思考)
孩子:我可以拿本书给她看。
家长:这是个不同的主意,你为什么不试试呢?
八、总结
看完这本书,原来一些简单的字词,却有着这么大的用途。很多都是我们大人想当然地以为孩子能理解,能懂,可事实却是孩子并不完全理解,但孩子的潜能却是无限,相信通过这本书提供的方法,跟孩子多加练习,孩子能够慢慢学会ICPS(我能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