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挺好》大结局了,完美的结局,苏大强一夜之间良心发现,不再作天作地,几个孩子也彼此和解,从此家和万事兴。
然而现实却没有那么完美。如张爱玲所说,生活是一袭华丽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
人,都是领取了人生单程车票,没有彩排,没有预演,跌跌撞撞走完各自的生命历程。
凭心而论,不管做父母还是做孑女的,都是凡人,凡人就会有凡人的弱点,就会犯错误,只是大小不同,程度各异而已。
我的同事H,三十来岁,独自带着儿子生活快十年了,当初离婚时儿子才一岁,还是粉粉嫩嫩的一个小肉团子。
周围几乎所有人做她工作说不要小孩。拖着一个孩子是看得见的艰难,人生是那样漫长。
可是母性的光辉笼照着她,没有丝亳的犹豫,小小孩子一个笑脸就让她的心融化了,怎么可能撒手不管,从此别过?!
咬着牙一口气把伢带到十岁,个中的辛酸与苦楚自是不必言说。
她说她现在就象陀螺,一刻也没有闲的时侯。
早上六点半起床做娘俩的早餐,吃完了送孩子上学,然后匆匆赶来上班,下午望不到下班时间就想开溜,接孩子放学,做晚饭,吃饭,辅导作业,往往就到了九点钟,还不说一星期两节钢琴课,三节陪优课。
一天到晚人都是麻木的,机械地一步步按着作息时间走。上班就是休息,哪里谈得上个人生活呢!
而孩子渐渐长大了,有自已的个性,随时给你来个恶作剧,让你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吓。
她说,小时候他望你一笑心都化了,现在望你一笑都恨不得扇他两巴掌——一定又惹事了!
每天看着她疲倦的神情,听她讲述对儿子的不满。真替她忧心,孩子越大,劳心劳力的地方越多,她还能撑几长时间?待到老年,会不会心有不甘,怨气冲天呢?
会不会成为爱作的母亲?
父母爱孩子是天性,养孩子还需精力和能力。包括养家的能力和爱人的能力。
父母是因,孩子是果。
孩子,都说投胎是个技术活,当你如天使一般在天上飞着的时侯,一定是睁大眼睛看清楚了。
孩子最是会无条件接受父母之爱的小小精灵,用幼小无依的的眼神,牵住父母全方位的关注。
可为什么越长大越感觉父母的渺小,软弱?是不是因为我们那日渐膨胀的欲望使然?
一个苏大强引爆全国人民对为老不尊者的追讨,似乎家庭的不和谐都是老人爱作引发的,殊不知又有多少作天作地的苏小强之流呢?毕竟作的老人要远远少于作的孩子吧,难道因为水往下流的自然规律,就是默许孩子的作么?
看来还是潜意识里对父母少了些包容和体贴,不懂事是孩子的本份,都老了怎么还能不懂事呢?!
剧中有几个情节是特别让人动容的,一个是老苏初到女儿家,对女儿的居家环境的好奇与探索,表现出苏老头一直童心未泯,只不过在生活的长期压抑下形成苦大仇深又无可奈何的性格罢了。
另外一个是參观了女儿工作的环境,亲眼目睹了女儿的辛劳,他表现的发自内心的满足和欣喜。女儿物质和精神上的成就,让他服气了,也放心了。不再作了。
我们知道“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你的人生开始的有多精彩,他的谢幕就有多落寞。你除了用背影告诉他不必追,还可以回过头来牵一牵他的手,让他和你一起多感受一下你的成长,不要过早地与世隔绝。
为人父母者,也要跳脱认知和习惯的樊笼,学着改变,用欣赏和赞美的眼睛关注孩子,哪怕是平凡的孩子。
父母也好,子女之罢,都是初次为人,请多多关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