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问题如果我们可以解决就尽力去解决,当我们不能解决的时候就不解决随顺当下,不把事情当成问题的时候就不会因此产生困惑和烦恼
大多时候我们都是庸人自扰,人生本就充满变化,我们顺其自然接纳当下,按住当下,顺遂当下就可以了。
所有的关系都是自己与自己的关系,当我们与自己的关系和谐了,进而与身边的万事万物就自然和谐了,所以我们学习不是解决万物的关系,而是解决自己与自己的关系。
当人想要得到的而没有得到,或者是得到的不满意就会产生波动,我们要学会去观察自己的波动来自哪里,能止则止,不能止就看着它认它潮起潮落。
欲,是我想要的。
不欲,是别人需要的。
区分很简单,如果是为了彰显自己,并非是别人需要的而是我们想要强行给予的就是自己的欲望就是表现欲。
反之如果是别人需要的,我们满足别人的需求就不是欲望。
我们要学会把握自己的节奏,不要被环境所裹挟,外在环境我们无法把握,也很难改变,它不以我们个人意志为转移,但我们可以保持自己节奏不被影响。
我们要学会做自己人生的旁观者,任它潮起潮落,静静欣赏它的喜怒哀乐。
当太在意事情的发生就很容易起情绪,我们不需要把经历过的或是正在经历的看的那么重要,事过既空,所有的事情都只是经历、体验而已,当我们不把事情看的那么重,风轻云淡的接纳所有事情就会少烦恼,少痛苦,少情绪。
每一个人都比自己想象的样子要好,也比自己心中的样子更强大,所以不要轻易否定自己。
消耗福德最大的两件事:
第一,强为。不停强迫他人做事,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
第二,不愿意。强迫别人做不愿意做的事情。
反之我们总是满足他人需求,随顺他人,不强为,不强迫就是在积累福德。
我们要满足自身的一些需求,但不要全都满足自己,也要考虑到他人,同时给我们什么就要要什么,顺其自然。
很多时候我们面对生活中的事情“无所谓”的态度对于修行来讲是好的。
但是对于生活中我们要清楚的知道人事物的特性,我们还要懂得满足他人的特性,满足他人的心里变化,如此生活关系才能变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