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
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
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
——《潼关吏》
《潼关吏》是我国唐代伟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三吏三别”之一,诗中形象地描述了潼关天险,表达诗人对当年“桃林一战”溃败的遗憾,希望守关将士们以史为鉴,利用潼关天险保卫长安。
作为陕西人,每次向东出省,无论乘火车,还是驾车,都要经过潼关。左侧黄河宽阔,右侧高山耸立,此乃古代潼关道也。原本这里修建有气势宏大的城墙和城楼,规模丝毫不亚于西安城墙,《山海关志》甚至有这样的描述:“畿内之险,唯潼关与山海关为首”,把潼关同“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相提并论。
《关中胜迹图志》中描绘的潼关
但是为什么如今经过潼关时,什么也看不到了呢?这里要给大家讲一段特别搞笑的故事:
1954年,中国从苏联请来专家,计划在黄河上修建三门峡水库。1956年,他们将库区水位定在360米,按照这样的水位,潼关古城以及方圆百里的村庄均要被沉没。在水库蓄水前,潼关当地的官员,便被迫不及待地将城门和城墙拆掉。可是当水库建成后,正常的水位从未到达离大坝只有几公里的陕州古城,更不可能淹没潼关古城。但是,此时的古城,已被彻底被拆毁了!
知道潼关已经没有任何有价值的遗存,所以我每次经过这里都很匆忙,从来没有靠近过这处遗址。
近年,从潼关旁经过时,发现山顶上修建起一座城楼。看来为了发展旅游业,当地人又打算修建假文物了!因为我对这种行为,一直都很嗤之以鼻,所以从未前往参观。
2016年4月30日,五一休假第一天,去山西旅游之际,由于时间宽裕,心血来潮在这里驶出高速。按照路牌的指引,沿着蜿蜒的山路,来到所谓的“潼关景区”。
眼前的一幕让我震惊:什么景区呀,分明就是一片工地!很多人都和我们一样被“骗”上来,在尘土飞扬的施工现场转了一圈,扫兴地离开。一位当地的大爷告诉我:“这里已经修建六七年了,但还是这个样子!”
1、明代潼关城遗址
站在工地上向南面的山丘眺望,一座高大的土墙在山巅向东西延伸,想必是当年潼关城墙的遗址。城墙中间有一个“缺口”,两侧高台耸立,询问后才知道,那里就是潼关城曾经的东门楼。过去墙体都被青砖包裹,如今青砖均被居民搬走,留下的只是夯土堆积。
顺着土路步行至东门楼下,从门洞之间穿过。狭长的道路两侧,夯土墙壁高大挺直,上方依然残留着部分砖石。行走其间,顿生敬畏之感,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走到门洞外侧,回头仰望,两墙体如阙楼般对立,更显宏伟!
东门一侧,还有一座小门洞,貌似与瓮城有关。城墙外侧,每个一段距离,还可以看到凸出的马面,有些保存甚为完好。如果再顺着山路向上行走一段距离,俯瞰潼关古城和黄河天险,景象更雄壮震撼,映照山川!
据说,潼关古城原有六个城门,东门有正楼五间、箭楼四间,西门有正楼、箭楼各七间,北城有大北门和小北门,南城有下南门和上南门。另外,南水关有闸楼七间,北水关有闸楼九间。
潼关当地流传着这样的儿歌:“潼关城,两头尖,北靠黄河南靠山。蝎子山,凤凰山,麒麟送子,砚台山。五里暗门不见天,西走十里脚不干。上到城墙转一圈,始识天下第一关。”
2、汉代潼关城遗址
离开东门楼,顺着外侧的道路,继续驶向山顶,这里平坦开阔。路边村庄入口处,立着一块潼关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碑,告诉我们这里还有一座“潼关城”。
相比下方那座明代的潼关城,这座城的年代更加久远,它修建于汉献帝建安年间,乃该时期罕见的大型城池遗址。
夯土城墙残存南北两道,北侧城墙断断续续存在着,夯质坚硬,夯土纯净,夯层清晰;南侧城墙保持较差,仅存少量遗迹。
3、民国铁路遗址
顺着来时的道路返回,途中经过一段特殊的铁路,两条铁轨之间,夹着两条平行的铁轨,这里曾是民时期修建的陇海铁路遗址。
这段铁路修建于1931至1934年间,在1935年1月1日通车,1960年陇海铁路新线通车后,这里的铁路被拆除。现在只能看到铁路补水系统、潼河废弃桥墩、202桥墩、17号隧道和通风孔等遗址。如今,它也被列入潼关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离开潼关城遗址后,我们一家人再次经过风陵渡进入山西,开始为期三天的五一旅行。值得一提的是:5月2日夜晚,返回西安途中,再次经过潼关下方。仰望左侧山体之上,被灯光点亮的城墙,如同长龙般延展开来,蔚为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