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或许听起来有些悲观,甚至让人不知所措。然而,正是这种肯定自我、正视问题的态度,才能使我们与现实面对面,在力量不够的情况下找到突破口,开拓出一条自己的路。
有句话叫作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所以我们总是被告诫着,只要足够努力,就能够达到想要的成果。但今天,我想要说的是,努力真的比不上天赋。
因为,天赋不是每个人都能够获得的。生命的一开始,我们就被赋予了与众不同的基因和特质。有些人天生智慧过人,有着数学和语言方面的天赋,可以轻松地学习和运用知识。而对于一些人来说,他们的智力水平可能并不高,无论他们怎样努力学习,都很难有同样的成就。
另外,天赋也很难被取代。即使我们认可一个人的努力和勤奋,也很难否认那些已经拥有出类拔萃天赋的人所带来的影响和优势。当然,我并不是鼓吹为了天赋而埋没了自己的潜力,相反,我认为努力是在缺乏天赋的情况下走向成功的最好方法。但天赋的力量,确实是光靠努力而无法达到的。
就像在体育领域,不是每个人都有孙杨那样的天赋,那样的感知水域的能力和氧气供应,就算努力到极致,也未必能够达成他的成就。同样,不是每个人都拥有姚明那样的身高和手指灵活,那样的篮球球技,我们努力也未必能够胜任。
天赋在智力上也同样如此。有些人拥有着压倒性的天赋,他们的大脑在处理某些事情时,反应的时间和方法,是我们难以企及的。那些理解力强、记忆力好、思维敏捷的人,想要超越他们,确实需要比别人更多的努力。但是,在一些领域里,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天赋就是比努力更有优势。
当一个人努力学习,但总是学不好,其实不一定真的是努力不够。我们谈不上没有付出,也不一定能够取得成功。因为有时候,天赋在我们的成果中比努力还要占大部分的比例。尽管我们用足了万般心力,但确实依旧有人比我们更有优势。
世界之所以美丽,它就是个多样化的生态系统。每个人在天赋和努力上的分量与品质都不同。我们不必因为飞不过群山,就否认自己在平原上奔跑的速度。更不必因为自己比别人走得慢,就否认、怀疑自己。
我们必须接受自己在某些领域里与别人的不同,也理解这种差异来源于天赋。但同时,在我们重塑自己的定位方面,我们也要为自己找到合适的出路和不断尝试一些新选择,比如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课程的学习和以往的经验,来培养自己比较有优势的方面,去不断地提升自己,让自己在发挥出天赋的同时,也在努力追求,完成自己的梦想。
总之,不管在哪个维度的成长过程里,我们必须清晰地认知到自己的天赋和不足,同时在快乐和成长的路上做到自己的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