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多日不曾联系,闺蜜打来电话,补上生日问候,我迫不及待地问她有没有看到我刚刚分享的一篇干货文章。有一种朋友即便分隔万水千山多年不见,依旧是最知心的唯一。我们之于彼此都是这样的唯一。所以,我一改沉默寡言的风格,blablabla地各种讲那篇文章里提到的大牛们对我的影响以及各种我的感悟,任我在这边火一样被点燃了,可她在电话那头只是淡淡回应着。我知道不管这篇文章对我而言多重要,对她而言甚至对很多人而言跟那些油腻的励志文并没有太多区别,别人的光芒可望却不可及。
引用小六文中的一段:
“吉田穂波由于大女儿在刚满一岁不久,因肺炎引发气喘,在工作和家庭多头奔忙的情况下,反而让她因有感于“若要改变现状,只能积极提升自己的程度”,而兴起再进修的念头。从申请入学哈佛、准备考试到录取,居然只花半年时间!
2008年8月,带着三岁、一岁和一个月大的三个女儿,与丈夫一起前往波士顿,两年便取得哈佛学位,厉害的是留学后期还怀了第四胎!
在她的新书《就因为「没时间」,才什麼都能办到》还没出版之前,她已经变成五个小孩的妈妈了。”
这篇文章的下面有条长评论,因为太有代表性,只能全部贴出来,如下:
“三个孩子的妈,做到很厉害,那怎么不把她具体的工作时间,学习时间列出来更好的激励大家呢?还有如果就中国妈妈来说,一个孩子,还有工作能做到就已经很激励,何况还是三个孩子,所以她的工作时间是多久?她的三个孩子完全都是她带的吗,换洗,教育,还有时刻会被孩子们弄乱的房间,还要不要为孩子们和丈夫做饭,说她把老公也带过去,这些难道不是老公帮着做的,还有她看起来雷厉风行,想到就去做,说走一家都走了,上哈弗也不是谁都敢的,说明她原本就很有自信,很有能力,有相当的基础,学习起来也不是一般已婚妈妈能做到的,还有外国很多学校可以带孩子上课吧~很多都是不同的~”
逻辑分明,有理有据,思维缜密,实在让人无法反驳,难怪小六回了句“多谢分享中国国情”。
越是说的通的,越要多持一点怀疑精神。因为如罗素所说:我绝不会为我的信仰献身,因为很有可能那是错的。
2.
前不久朋友圈里有个妹纸开始晒欧洲旅行的照片,私底下我听到最多的评论是“怎么不像她了,整容了吧?”,“傍了个有钱的老男人了吧”,“你不知道现在朋友圈都是ps出来的吗?”,“当真你就输了”。
碰到路上颜值高身材好的男生,还没等你产生幻想,总有人第一时间用“肯定是弯的”这句话让你幻灭。看到有人晒健身房虐肌晒马甲线,一定有“她要么有钱要么有闲”的声音给你泼一身冷水。
网络扒皮技术的高度发达帮人们挖掘真相,也让人们充满言之凿凿的怀疑精神。似乎刷了一遍知乎,所有人都变成再也不会被骗的火眼金睛和摆道理举证据的专家。
从河内回国途经云南搭车去蒙自的路上,载我的是一位年龄40多岁的大叔,讲起中越战争以及蒙自过桥米线和万亩石榴园的时候,我们相谈甚欢,后来他问我走了4个国家用了多少钱,我说5500,他语气坚定地说不可能,并断定我没有说实话,为了证明我的诚实,我冲动地跟他算我一路的大致开销,忘了中间他提了多少有理有据的质疑,最后还得出结论说我不是家里有钱就是男朋友有钱(此处不得不感激一下那个陪伴我一路保护我一路然而并不存在的学功夫的男朋友),不然没有底气一个女孩子出来。我险些被他说服觉得自己是个骗子,在这样的双重思维里我无言以对,像个无法做出判决的裁判。令我又气又无奈的是,经过我一番言辞解释,他非但不信任我,甚至直言这是他第一次载背包客,也会是最后一次。
他说靠着运水果这辈子都别想住上万亩石榴园旁的别墅,但我还是祝福他能住上让他眼里发光的那样的别墅。
3.
在我还没有接触健身的时候,我是一个很不注重外表的人,挂在嘴边的常常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会有懂我的人爱我灵魂”,“who cares”。这种特立独行和自负放纵从我当年着迷地模仿周笔畅李宇春Ella的穿衣打扮就可窥一斑。就在不久前我刚刚得知那段我自我感觉最良好的时间,恰恰是家人眼中最不敢直视我的可怕记忆。原话是:看你那么自信,都不好意思说破。
那时头上永远都是黑色的阿婆发夹,并且还很喜欢把那种彩色的黑色的发贴贴在头上。我记得有次去海岸城试衣服,有个服务员跟我说以后不要带那种东西,不然拉低衣服档次,我白了她一眼,潇洒地脱了衣服走人。我当时的想法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观,我就喜欢这个style!你管我?
经过了无数血一般的洗礼后,以及时尚博主的良心调教后,我终于能辨别哪些是阿婆级别的配饰,以及该配饰对一个人形象的致命影响,并怀着那个服务员一样的心态着急地奉劝身边带那些配饰的妹纸,然而换来的往往是“是吗?我不觉得丑呀。可能每个人的眼光不一样吧。”,“管它呢,头发不乱不散就好了”,“我碎发多,不用卡子和发帖它就很散”,“换其它色干吗?黑色最简单,我喜欢黑色”。
我还是会去海岸城逛那些服装店,可再也没见到那个妹纸。
为什么读书的时候历史可以考第一,今天才深刻理解葡萄牙侵略巴西,以此推断巴西人大多说葡萄牙语?为什么同样一篇文,有人醍醐灌顶,而有人雁过不留痕?为什么人们总说懂了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原因大概是这样,如果一个人的视野和level以及知识储备不足以驾驭更好的自己的时候,即便你拿最宝贵的干货给他,他都会觉得视若无睹。
各行各业的大牛大多数喜欢分享自己的经验,他不怕太多人抢了他位置吗?并不会!因为能懂他分享出来的东西价值的人太少太少。
(分享思想,记录成长)
by Teet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