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上来说,一个善于打扮的美女比一个灰头土脸的才女更受欢迎。
01
我在典型的中国式家庭长大,从小就被教育,心灵美才是最重要的。小姑娘家家的,应该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学习上。打扮得花枝招展的,都是那些贪玩不爱学习的坏学生。
因为被不停灌输这样的理念,我把自己的容貌残忍地忽视了二十多年。
上大学前,我丝毫没有护肤的概念。一袋两块钱的儿童霜就是对自己那张脸的所有交待,进了大学后,才猛然发现自己几乎是全班最黑的女生。
可悲的是就算已经过了20岁,我依旧牢记着父母叫给我的那套言论,对免费学习的形体塑造和美容化妆嗤之以鼻,完全意识不到美丽的容貌和丰富的内心一样重要。
所以即使我是个学霸,是个同学们口口相传的才女,也掩盖不了大学里黯淡无光的事实。
云贵高原上的紫外线导致了多年的黑色素沉积,加上随意的发型和穿着,那四年我活成了校园里最朴实无华最不起眼的模样。
所以,在人生伊甸园里,我没有等到爱情光临,也不曾破茧成蝶。
直到工作之后,经单位的姐姐们提醒,才跟着她们第一次去了化妆品专柜。对比之下,我才注意到自己毛孔粗大、皮肤黝黑、头发枯黄,与那个香气氤氲的场合格格不入。
那大概是我有生之年最感自卑的一天,真的想要找个地缝钻进去,藏住自己所有的不安和沮丧。
我这才感觉到,一味追寻内在丰盈而忽略了外在美丽,也是一种无知和浅薄。
02
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成长起来的小女孩,大多有过和我类似的成长轨迹。
我们的父母,刚刚从饥饿和贫穷里挣脱出来,需求还停留在原始的物质阶段,对儿女的要求也多是找个好工作过上好日子,对外貌这回事儿多少有些敷衍和不屑。
也有一些人从小美到大,成为鹤立鸡群一般的存在。但很多人,都是在青春期里幡然醒悟,毅然决然地走上变美之路。
我的好朋友小露,高中那会儿就开始费尽心思变白变瘦。
当时的她和我一样,黑里透红的皮肤打着独特的高原印记。有一天她拉着我,神秘兮兮地说,人的变白极限是大腿内侧的肤色。
“昨天洗澡时留意了一下,原来我可以那么白呀!”她兴奋得两眼放光,“从今天起,我再也不穿短袖短裙了!我要多吃番茄和猕猴桃补充维生素C,我要每天跑步减肥……”
她喋喋不休,我却不感兴趣:
“那多麻烦呀,算了算了,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好好学习,其他的我不在乎。”
后来的许多年里,小露一直坚守着自己的变美法则,而我也继续用专心读书这个冠冕堂皇的借口来为自己的懒惰开脱。
可事实上,变美和读书并不矛盾。所谓的腹有诗书气自华,并不排斥芙蓉如面柳如眉。一个花容月貌且出口成章的女人,才算得上十分美女。
读书以修身养性,美容以修整面目,它们一个作用于灵魂,一个作用于身体,并无高低主次之分,反而可珠联璧合锦上添花。
竭尽可能地美起来,其实和博览群书一样重要。
03
“以貌取人”是最近流行起来的一个观点,据说一个人的能力和素质,与她的美丽程度是成正比的。
美国有项报告指出,长相好、身材好的人,不仅薪水可能比普通人多,升迁的可能性也更大。
从前我不信,可近来与小露的重逢却让我开始相信美貌也是一种生产力,并认真思索这一论断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她穿着一袭长裙款款而来,一头粟色长卷发,当年的黝黑脸蛋已经变得白皙细腻,略施粉黛便光彩照人。
坐下来聊天,才知道她已经被提为单位的团委书记,前途一片大好。高中毕业至今,她在长达十年的光阴里坚持着晨跑,毅然决然和垃圾食品说拜拜,上班总是化了精致的淡妆。因为突出的形象气质,小露代表公司参加了好几次演讲,夺下大奖后领导刮目相看,机会自然也就来了。
在工作能力同等的情况下,人们的目光总会不由自主看向更漂亮的那个人。这也许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交际也始于颜值,才陷于才华,别人没有义务透过你的邋遢外表,去发现你的满腹经纶。
现在的小露整个人都变了,举手投足间落落大方。大家都赞她是美人,她也就在变美道路上越走越远,因为美丽本身就具备强大的自信力。
除了带来自信,美丽还养成自律。对生活一丝不苟的小露,好习惯也带到了她的工作里。
认真卸妆洗脸的人,肯定也拥有一张整洁干净的办公桌;
有条不紊化妆的人,大多也能够有理有据文笔流畅地写工作报告;
坚持减肥美白的人,应该也能在工作中持之以恒持续进步;
……
你的外在,其实也体现你的内在。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