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国健《单方应用大全》单方一味气死名医
大青叶
【基原】为马鞭草科植物路边青Clerodendron cyrtophyllum Turcz.,蓼科植物蓼蓝Polygonum tinctorium Ait.,十字花科植物菘蓝 Isatis tinctoria L.,草大青I.indigotica Fort.或爵床科植物马蓝Baphicacanthus cusia(Nees) Bremek.等的叶或枝叶。
【异名】大青。
【性味】苦,寒。
【归经】入肝,心,胃经。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主治温病热盛烦渴,流行性感冒,急性传染性肝炎,菌痢,急性肠胃炎,丹毒,吐血,衄血,黄疸,痢疾,喉痹,口疮,痈疽肿毒等。
【临床应用】
1. 流行性乙型脑炎
(1)林某某,男,14岁。9月20日入院。家长代诉:发热头痛5-6天,并有呕吐。患者于入院前5天开始发热,头持续性剧痛,胸亦闷痛。4天前呕吐粘液,并吐出蛔虫1条。在院外曾治疗无效;嗜睡呈半昏迷状态,体温38.5℃,汗出,口渴,腹痛,偶有咳嗽,神疲懒言。大便初稀,2天未解,尿黄短,舌无苔质绛,脉弦数。检查:颈硬,扁桃体无肿大;心脏在左第4,5肋间乳线上,心前区可闻及轻度吹气样收缩性杂音。肝在右季肋下2横指,剑突下4横指,有轻度压痛;克匿氏征阴性,巴氏征阴性,巴氏征(±);腹壁,提睾反射存在,其他无异常发现。实验室检查:①脑脊髓液:无色,透明度浑,蛋白阳性,糖:2.78mmol/L,白细胞:0.27× 109/L,分类中性0.55,淋巴0.45.②尿检:色淡,反应酸性,透明度清,白细胞少,粘液少,上皮细胞少。③大便检查:色黄质软,蛔虫卵少,鞭虫少,钩虫少。④血常规:红细胞4.01× 1012/L,血红蛋白70g/L,白细胞12.9× 109/L,分类:中性0.74,淋巴0.26.诊断:流行性乙型脑炎(邪由气分转入营分)。9月20日:给大青叶煎液每隔3小时口服50毫升。9月21日:服前药后已无呕吐,头痛减轻,尚感嗜睡,自觉全身较为愉适轻松,中午12时体温降至36.9℃(腋下),脉弦缓,舌红稍退,解大便1次,排出蛔虫1条,小便仍黄,情况好转,头已不痛,已无嗜睡,口不渴,舌亦不绛,转为薄白苔,里有微黄,脉呈缓细不弦,精神清楚,无疲倦状态,面带笑容,微出汗,续予大青叶,服法,服量同前。9月23日:除坐起有轻微晕感及腹部偶有痛感外,一切均已正常。9月24日:精神舒爽,食欲增加,行走正常痊愈出院。
治疗方法:生药30克,头煎二煎合汁煎取100毫升,每100毫升等于生药30克。成人(16岁以上)每次口服50-100毫升,每天共服8次,每隔3小时1次。10-15岁每次30-50毫升。10岁以下每天口服次数同上。一般均连服3-5天(热退后1-2天停药)。〔乙型脑炎治疗研究小组.福建中医药.1958;(8):14.〕
(2)刘某某,男,4岁,于1959年8月27日因发热,头痛,谵妄,惊厥3天急症入院。检查:发育一般,营养不佳,神志不清,昏睡,体温40℃,脉搏122次/分。颈强直,两肺呼吸音粗糙,心率快,无杂音。腹软,肝脾未触及,克匿格氏征(+),巴彬斯基征(+)。实验室检查:红细胞3.9× 1012/L,血红蛋白110g/L,白细胞20× 109/L,中性0.64,淋巴0.36.脑脊液清澈透明,细胞数0.58× 109/L,中性0.76,单核0.24,氯化物175mmol/L,糖2.78mmol/L以上,潘氏试验(+)。
入院后除一般护理,静脉滴注5%葡萄糖生理盐水,内服维生素及肌肉注射青霉素,外给以大青叶每3小时1次,每次15克,水煎服。第2天体温降至39℃,第3天体温恢复正常,神志清醒,食欲好转,颈软,病理反射消失,白细胞降至6.7× 109/L,住院5天,于8月31日痊愈出院。
治疗方法:2-6岁者每次6-15克,6-14岁每次15-30克,15岁以上24-30克。重症者,每3小时1次,水煎服,好转后改为每4-6小时1次,病轻者先4-6小时1次,病情好转改为每天3次。为预防高热,昏迷可能招致的感染以及其他并发症,可适当合并应用青霉素,每天20万-40万单位,分4次肌肉注射。〔山东省莱阳中心人民医院小儿科,内科.中级医刊.1960;(6):8.〕
2.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
(1)李某某,女,1岁。入院日期:1961年6月18日。昨天下午突发高热,继即抽搐2-3次,抽搐时面色变紫,双眼紧闭,抽出止后,一般还好,但烦躁不安而又嗜睡,大小便正常,食欲减退。检查:发育好,营养佳,呼吸顺,神志清,但有思睡状态,体温腋下39℃。实验室检查:红细胞3.88× 1012/L,血红蛋白100g/L,白细胞11.8×109/L,中性0.59,淋巴0.38,嗜酸性0.03。脑脊液色清,细胞数8× 106/L,糖2.78mmol/L,蛋白阴性。
治疗方法:大青叶9克,每天3次。19日上午8时体温38.5℃,下午8时降至35.6℃,20日一般情况良好,停服大青叶观察。23日痊愈出院。最后诊断:上呼吸道感染。〔池玉英,等.福建中医药.1965;(4):14.〕
(2)周某某,女,2岁。入院日期:1961年1月1日。患儿于4天前开始发热,体温持续在40℃,但四肢冰冷,昨天起有咳嗽1-2声,痰不多,食欲减少,无呕吐,小便量减少,红茶色,大便正常,无抽搐惊厥等。检查: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体温40.3℃,,眼喜闭,咽微红,颈软。心(-),肺:在两侧背下部有湿性及干性啰音。腹软,肝脾未触及。四肢(-),神经系统(-)。实验性检查:红细胞2.8× 1012/L,血红蛋白70g/L。白细胞15.7× 109/L,中性0.82,淋巴0.18.小便色黄,反应碱性,浑浊,白细胞(++),粘液(+),上皮细胞(+)。
治疗方法:大青叶9克,每天4次,当晚8时体温降至37.6℃,.2日上午8时体温又升至39.4℃,,下午4时降至38℃。3日上午8时体温37.3℃,.4日上午,下午8时为36.7℃,患儿精神活泼,无咳嗽,肺部干湿啰音均已消失,大青叶服至6日停药,痊愈出院。最后诊断:支气管炎。〔池玉英,等.福建中医药.1965;(4):15.〕
3. 急性扁桃体炎
郑某某,男,3岁。入院日期1961年6月12日。患者11日晚有微热,吃后即吐,夜里突然哭闹不休,双眼上吊,头痛,嗜睡,少说话,腹痛,大便2天未通。体检:发育一般,营养中等,呼吸顺,咽红,双侧扁桃体红肿(++)。实验室检查:脑脊液呈无色清液,细胞数5× 106/L,糖2.78mmol/L,蛋白极微。大便色黄,硬度软,蛔虫少许,鞭虫少许,钩虫少许。入院后给大青叶15克,每天3次,体温12小时内由37.8℃退至36.6℃,扁桃腺红肿症状亦减。16日症状消失,精神活泼,一切正常,痊愈出院。最后诊断:急性扁桃体炎。
治疗方法:大青叶30克,第1次加水40毫升煎取10毫升,第2次加水,煎取30毫升,混合调匀,即每2毫升相当于大青叶3克。3岁以上每次9克(即6毫升)每天3-6次(根据患儿体质和病情轻重灵活掌握用量和次数)。〔池玉英,等.福建中医药.1965;(4):14.〕
4. 急性咽峡炎
杨某某,男,6岁。住院日期:1961年6月3日。不规则畏冷发热已4天。头痛,疲倦,喉痛,流汗多,呕吐1天,为胃内容物,食欲欠佳,睡不成眠,经注射青霉素,服金霉素未效。检查:发育,营养欠佳,神志清,重病容,精神疲倦。扁桃体红肿(+),咽红。心肺无异常发现。腹部软,肝,脾(-),四肢(-),神经系统(-)。实验室检查:红细胞3.89× 1012/L,血红蛋白100g/L,白细胞8.6× 109/L,中性0.48,淋巴0.52,大便(-)。小便色淡,反应碱性,白细胞少许,粘液少许,上皮细胞少许。入院时体温37℃,给予青霉素40万单位肌注,磺胺嘧啶加苏打各0.5克,每天4次,维生素C100毫克,每天1次。6月4日上午8时,体温38.3℃,停用西药,给大青叶15克,每天4次,至下午8时体温将到37℃。6月5日上午8时,体温36℃,扁桃体红肿消退。喉已不痛,大青叶服至6月7日止,精神转佳,症状消失,痊愈出院。最后诊断:急性咽峡炎。〔池玉英,等.福建中医药.1965;(4):15.〕
5. 蜘蛛咬伤
张荐昔在剑南,为张延赏(公元727-787)判官。忽被斑蜘蛛咬项上,一宿,咬处有二道赤色,细如筋,绕项上,从胸前至心经;二宿,头面肿痛如数开碗大,肚渐肿,几至不救。张相素重荐,因出家财五百千,并荐家财五百千,募能疗者。忽一人应召,云可治。张相初不堪信,欲验其方,遂令目前合药。其人云:“不惜方,当疗人性命耳。”遂取大蓝汁(即大青叶汁)一瓷碗,取蜘蛛投入蓝汁,良久方出,甚困不能动。又别捣蓝汁,复加麝香,雄黄和之,更取一蜘蛛投汁中,随化为水。张相及诸人甚异之,遂令点于咬处,两日内悉愈,但咬处作小疮,痂落如旧。〔历代无名医家验案:218.〕
6. 急性阑尾炎
患者,男,35岁。1960年8月30日入院。患者在36小时前上腹部感觉疼痛,继则局限于右下腹部,伴有恶心,食欲减退,体温38.5℃,腹平坦,右下腹部麦氏点压痛很明显,局部肌紧张,反跳痛,罗氏征阳性,白细胞总数18.8× 109/L,中性0.82,淋巴0.16,嗜酸性0.02,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即予大青叶汤治疗,第2天体温下降至38℃,自觉痛和压痛减轻,第3天体温恢复正常,自觉除活动时有轻度疼痛外已无感觉。检查:麦氏点深部压痛,局部肌肉松软,第5天自觉痛和压痛消失,血化验正常,要求停药出院,共住院5天。
治疗方法:用鲜大青叶150克,煎汁,每天分3次服。〔赵森贤.浙江医学.1961;(1):25.〕
7. 应声病
宋永州通判厅军员毛景得奇疾,每语,喉中必有物作声相应。有道人教令学诵本草药名,至蓝而默然。遂取蓝捩汁而饮之,少顷,吐出肉块长二寸余,人形悉具,自后无声。刘襄子思为永倅,景正被疾。逾年,亲见其愈。〔历代无名医家验案: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