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组合理论是指投资在多个而不是一个证券上,从而分散单个证券的个体风险。
1990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就颁发给了理论的提出者——马科维茨,这个理论将数学引入了金融,创造了一套属于金融学的方法论,也让金融学成为最接近自然科学的社会科学。
让抽象概念变得可计算
在马科维茨之前,金融市场存在风险人尽皆知,虽然知道存在,但是不知道如何计算和衡量。
马科维茨在芝加哥大学读博士期间,发现人们谈到投资风险的时候,指的并不是企业经营情况,而是最后的投资收益如何。而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就可以用数学语言描述,价格波动为随机变量,而人们期望的收益率就是这些随机变量的期望,而风险就是随机变量的方差。
这个看似简单的一步,将抽象模糊的概念转化为可以精确描述的数字。从投资组合理论开始,风险收益权衡的分析框架正式成为金融学的基础分析框架。
从这之后,不论金融学发展到多么高深的地步,其决策始终都是围绕着如何减小风险,增大收益来进行的。
现代证券投资行业的起点
投资组合理论更牛的一点在于,它不但创造了金融学的基础,还创造了一个证券投资行业。
在这之前,证券投资基本集中在个券分析上,在马科维茨之后,就变成了一个可复制、可推广的体系研究。
要找到风险最小,收益最大的组合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由于市场上的投资品种类繁多,数量众多,成百万上千万的组合只能依靠计算机完成,这就对金融行业从业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这种标准化可推广的理论推动了金融产业的形成,也使得全球的资金配置更加高效。因此也被成为“华尔街的第一次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