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生了好久的想法,想去写这样一篇文章,应该算是这个阶段的一个沉淀。一直觉得时间和经历真的是一个很神奇的东西,就像三四年前我永远也想不到去写这样的文章,而一两年前我绝对写不出这样的文章,想不到是因为自己根本就考虑不到这些,写不出是因为自己根本没有这样的心境。
昨晚夜深了,一个人回到房间,推门,无声,开门,亦无人。一个人静静地收拾东西,少了曾经的那份焦躁。
好似不知何时,自己已经一脚踏入社会所谓的剩女的门槛里,这个年龄的女人对时间似乎总是如此的惶恐,恨不得以分钟来计算自己的年龄。前些年的时候,每次听到朋友结婚了,总是在欣喜之后又不由的焦虑到极点,整天担忧着自己为什么一直一个人,会不会一直嫁不出去,逢年过节的时候更是好像着了魔似的各种发神经,朋友被我闹的无语,最后只有一句话,“你淡定点!”好像万事都会有一个轨迹,波澜闹的再汹涌,它也终究会有回归的时刻,也不知道从哪一天开始自己真的突然淡定了。试想一下,好像事情最糟糕的发展结果也是在自己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既然这样,为什么不随遇而安呢!
学习心理学之后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我开始对于事情表面的现象进行思索,去探究一些本质的东西,首先为什么所谓的大龄女生会焦虑呢?我觉得这个群体的原则和规范有关系,社会心理学中会去讲从众心理,从众是指在群体影响下放弃个人意见而与大家保持一致的社会心理行为。我们的社会有着一个所谓的标准的刻板印象,比如你什么时候要去上学,什么时候要去工作,什么时候要去结婚,什么时候要去生孩子,这些好像都在一个画板上被预先标定好一样,这是这个群体的规范,而如果我们在这个群体中,没有这么做,似乎就有些不太对,你不是那么合群,你有些会被孤立,于是你会很痛苦,你必须一次又一次地挣扎,然后告诉自己,我必须这么做才能和大家的步伐一致,但大家有没有想过,其实如果我们离开这个群体,我们的行为在另一个群体中也许是很正常的,也许不会被认为是很怪异。所以什么是对的,什么是标准,其实并没有一个标准的规定。既然这样,坚持自己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吗?
当我们知道焦虑的根源,其次需要解决的是我们怎样不焦虑。
第一:寻找一个志同道合的群体:回想了一下自己的转变,我觉得好像从去年开始的,去年的时候去了一趟深圳,初来乍到的姑娘,各种不熟悉,就第一次参加了一个户外的徒步群,可是发现自己居然找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从此爱不释手。在那里碰到了豆芽姐,一个情商很高的姑娘,户外,徒步,游泳,旅行,自己的生活充实的满满的,无独有偶,回来的时候碰到了在南京的户外活动中遇到了杨姐,更是瑜伽、插画、生活过的有情有调,而唯独缺少的是我们世俗眼中的丈夫和男人。其实我并非是说结婚的女人就一定会为柴米油盐而失去女人的情调,我也诚然见过很多结婚的女人事业家庭双丰收,我更想说的是一种生活的状态。无论在何情何景下,善待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让自己发光,活的开心和快乐才是最重要的。这样的群体在这个社会中也许只占一小部分,但它真实的存在,而且它的存在会让你明白其实你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
第二:拓展你的交际,展现你的闪光点:毋庸置疑,我们大部分的人最后还是会回归家庭,只是一个时间早晚的问题,也许人家的姑娘26、27岁结婚,你来个30出头结婚,顶多的差距就是你家的娃比别人家的小几岁而已,你受的唠叨比别人的多几句而已,当然,如果你是一个坚定的单身主义者也没有关系。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个问题,当你被唠叨次数多的时候,其实你会去思考自己,反思自己,我究竟哪里不对劲?哪里有问题?这些思考其实会带给你成长。在你成长的过程中,去不断拓展你的圈子,你总是有自己喜欢的爱好,不管是徒步、旅行、艺术、摄影还是音乐、电影,甚至佛学、居家,你都可以在这个社会上找到一个和你相似的群体,加入他们的活动,聊你想聊的话题,也许不自然你就恰好碰到了你的真命天子,我们永远都要相信自己,让自己的闪光点发光,发光到让别人可以看得到你,不要躲在角落的地方,角落的地方太过阴暗,也许一不小心,你的那个他没有注意到你。
第三:调整你的心态。其实我会觉得这是一个废话,当我们做到了以上两点,其实基本上我们的心态就会很好,很平静很淡然,很自信,自信的女人永远都是最有魅力的,她会相信命运把握在自己的手中,即使一不小心,你又遇到了所谓的渣男,那也可以傲然的笑过,继续自己的生活。
所以,寻根究底,心态最重要,不要让心态去做鬼,其次,请社会仁慈一点,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选择的权利和空间。如果我们改变不了这个社会,就改变自己,让自己拥有一颗更加强大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