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也过完了,这2017年的农历新年假期算是正式告一段落啦。
真的要全身心投入到新一年的忙碌工作中了,有点伤感吗?
不过好消息是,再过367天,2018年的春节就要来啦!(没看错,2018年的春节要到2月中旬哦)
那么不妨思考一下明年的春节怎么过?反正想一想又不要钱!
这个春节,照例刷着朋友圈,我发现有一个现象:
和往年大家晒着全国各地的年味儿不太一样的是,今年选择旅行过年的人数明显多了起来。
我个人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所以,我随机采访了6个今年旅行过年的朋友。
他们之中,有男生,也有女生;有单身的,有恋爱中的,也有已婚的;有第一次选择旅行过年的,也有第n次采用这种方式欢度春节的老玩家。
我准备了以下几个小问题采访他们:
1.这是你第一次选择旅行过年吗?
2.这次旅行是和家人、还是和朋友、或是自己呢?
3.比起往年在家里过年,觉得旅行过年有什么体会呢?觉得很惊喜,还是会有未能回家的遗憾?
4.如果是出境游,当地的春节气氛如何?如果有旅行中拍摄的有趣照片,欢迎分享看看。
5.经历了这次旅行,会推荐其他人采用旅行的方式过年么?
以下是他们各自的回答,希望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哦。
1)瑶,女生
始发地:黑龙江哈尔滨 目的地:韩国首尔
1.我已经连续第三年旅行过年了。
2.和朋友、家人都有过,今年是和朋友过年。
3.因为喜欢旅行,却又没有什么长假,冬天哈尔滨又很冷,所以才决定过年旅行。
因为就生活在父母身边,所以也不会觉得遗憾未回家。
4.韩国旅行赶上了韩国春运,人生中第一次买站票,也算是一种新经历。
5.去不去旅行因人而异,如果我要是在家乡以外工作,我也应该会回家过年。
始发地:深圳 目的地:泰国普吉岛
1.是第一次旅行过年哦。
2.和朋友一起。
3.由于是第一次,感触很多。
自己方面:抽离传统过年氛围与问题,感受了别样文化,去做了自己喜爱的潜水,很放松。
其他方面:还是很思念父母亲人,希望自己能多花花时间陪陪他们。
4.去了普吉岛,尼玛那里简直已经成为中国和老外的聚集地了,过年氛围很好。
5.会,建议带父母出行。
3)娥子,女生
始发地:安徽合肥 目的地:泰国苏梅岛
1.不是第一次旅行过年了
2.和老公一起
3.比在家过年有意思。在家就是打麻将&吃吃吃。打麻将我还不会。有那么瞬间有遗憾,比如大年三十儿晚上没有地道的水饺吃。 但元旦的时候和妈爸团聚了,所以没有非常想家。爸妈也比较支持我和老公去旅行。
4.我在泰国和日本过过春节,当地商家都很重视春节(微笑。但和有年味两码事。我参加了酒店举办的中国新年派对。
5.不会推荐。要选择适合自己和自己家庭的方式过年。
特别是要考虑到老人的感情。
而且春节出行比较贵,年假多的情况应该避开春节。
始发地:广州 目的地:马来西亚。
1、不是第一次了
2、和朋友一起
3、旅行过年的心情不受打扰,自由。没任何遗憾,因为回家过年吃不好、休息不好、还冷。
4、华人多的地方气氛就挺浓,没华人的地方就没气氛了。
5、没什么推不推荐的,有些文化或者家庭环境就是过年一定要在家,这个没法勉强的。
5)娃娃,女
始发地:深圳 目的地:台湾
1.第一次过年旅行
2.自己去旅行
3.选择过年的时候出去玩是觉得这个假期不能浪费了(不是因为过年出去玩找温暖,是因为只有过年才有这个假期(追随了自己的内心真正的需要)),父母不是特别需要自己。并且也是放心我这个女儿能闯荡。
4.整体氛围还好!
5.不是特别推荐,除非自己的内心想要这么做!毕竟在中国遵循传统会被认为是goodboy!
6)帅小冰,女生
始发地:深圳 目的地:珠海、澳门
(小冰非常非常认真对待我的提问,给了她的很长一串观点,十分谢谢她提供的思路)
1.第一次旅行过年
2.和男朋友,算是家人
3.主要有两点体会:
首先,是时候“过年”被赋予新的意义了
4、5岁的时候,父母会带着我坐着绿皮车回黑龙江老家过年,那个年代长途车极难买到坐票,爸爸妈妈只好把小小的我裹在大衣里,拜托别人允许我在他们车座底下睡一觉,那时候的跋涉千里,对于当时的我,就像做一次太空旅客。
大一些的时候,长辈逐渐离世,更多的时候是一家三口在老宅里度过,贴春联、吃饺子、穿新衣、收红包、大扫除,看春晚,放鞭炮,啃猪蹄,拜亲戚… 除了必做的事情,也有许多不可以做的事情,不能剪头发,动剪刀,不能说丧气话,不能吃酸菜,过年就是一家三口的年会。
再大一些后,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春联不用毛笔写,也不用浆糊贴了,饺子还在吃,再也没人想着往里面放一枚洗干净的硬币了,新买的袜子在也没有踩小人三个绣花字,发红包的长辈们变成了问东问西的亲戚,而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再也没有给他们磕头拜年了。
不是我们变了,是时代变了,过去过年的意义越来越被稀释,而人如果长时间做无意义的事情,会疲软,所以,我用旅行的方式,在陌生的环境里自省、回顾和清空自己。
其次,不必把一年中的某些阶段过得“兴师动众”
小到月事,大到过年。
每个女孩子一个月总有那么几天不舒服,腹部会胀痛,荷尔蒙和内分泌也不受控制,不敢吃雪糕,也不敢做剧烈的运动,还会苦恼额头上冒的痘痘。
大姨妈的厉害之处,是这样把女孩子的每个月肢解了——七天正常人,七天“病人”,再缓缓的做十四天正常人。我了解到的西方的女孩是没有这么多忌讳的,在她们的生活里,区别只是那几天如果去游泳的话,需要一颗卫生条。
过年是以年为单位对生活进行肢解,年底忙成狗,过年闲出病,年后缓缓恢复,然后继续忙。生活,或者生命,我觉得不应该被肢解,忽而平淡乏味,忽而兴师动众。
我希望自己一直一直保持一个匀速在前进,每一年,每一月,每一日。
总的来说,谈不上遗憾,也谈不是惊喜。
4.除夕、初一在珠海,初二在澳门。春节气氛比我想象中弱一些。
白天去了海滨和公园看到许多家人在游玩,但除夕当天住在海关口岸附近,7点多到楼下买零食,准备到旅店看春晚,发现很多商店当天晚上都在营业,也有相当一部分选择了三倍工资。
去澳门当天,走十几分钟基本上把几种方言都听齐了,可以断定大批大陆游客来到了这里,澳门本身就很小,那一天更加的拥挤。
5. 我推荐大家为越来越淡薄的年味增加新的意义,不一定非要是旅行。比如我听说有一位作家在过年期间租了一个宾馆,潜心把书稿整理出来,写了一本书。
我能出去旅行过年,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父母比较支持,不忍心我南北奔波几千里折腾,也有很多人是除夕、初一在家,初二开始出门,是不是选择这种形式,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也许明年我回家过年,也许明年和男友出门,也许是和闺蜜,也许是和父母。
不建议大家过得兴师动众,所以我选择的是周边的城市,放弃了过年去东南亚的想法。
总之,缓缓的建立仪式,赋予意义。
写在最后:
我本人是从来没有任何旅行过春节的经历,一直很向往。
然而父母都是传统观念的国人,向来认为春节就是一家人团聚、包饺子贴对联、走亲访友,对新生事物的接受程度不算太高;另外,因为母亲是公务员,在我们老家那边,出境需申请,程序比较麻烦,所以一直未能带她出国旅行。
写完这篇,我已经坚定了在不久的将来,带上家人,体验一把旅行过年。
或许就在2018年呢 :)
你呢,如何看待旅行过春节?
其实,无论选择回家团聚,还是换个姿势出去旅行,祝愿我们过一个充实的2017,然后在2018的新年好好犒劳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