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是一个骚动而混乱、充满压力和风暴的时期。这个时候估计父母就开始头疼了,一个著名的东方格言告诉我们:对于无法避免的事情,我们要淡然面对。孩子的个性会经历这种必然的规律:从儿童期的有组织,经过青春期的无组织,到成年期的再组织。他们渴望把自己从童年期与父母形成的关系中解脱出来,建立起与同龄人新的认同,找到自己的身份。他的不听话和反叛只是为了体验自己的身份和自主。那面对孩子的反叛,我们应该怎样回应呢?
第一点、接受孩子的躁动和不满
青春期的孩子,思想非常的复杂,他甚至自己都说不清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情绪多变、喜怒无常、爱发脾气。这种感觉,就像饥饿和疼痛一样,体验容易,说出来很难。但与此同时也希望有人能够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容忍他的不安,尊重他的孤独,接受他的不满,而不是一再的追问寻求答案。
第二点、不要表现得很理解
这一点我总结为一句话,这个时期的孩子,需要的是体验,而不是解释,不希望大人用过来人的语言去囊括他们的一生。尽管人生很痛,但是痛也要痛得酣畅淋漓。
第三点、分清接受和赞同
随着时代的改变,孩子们的生活方式也有所不同,他们接收的新鲜东西可能不在父母的认知范围内,所以会抵触、不理解。就仿佛初中的时候我喜欢给自己涂上五颜六色的指甲,妈妈说我是个妖怪,我喜欢留斜刘海,妈妈说挡眼睛,要求我必须把头发全部扎上去,而我也是拼命的反抗,和妈妈大吵了一架。事实证明,妈妈的阻止确实是没有效果的,我依然留斜刘海,依然涂指甲油,但是我现在也不会承认我自己是个坏孩子。妈妈最后也容忍了我,但是她的确没有对我这种行为表示赞同。面对孩子令人不快但却无害的反叛行为,不能认可,但是请继续保持尊重,这样就不会加重反叛。
第四点、不要挑刺,不要揭孩子的疮疤,也不要急于纠正
很多父母总是直截了当的提醒孩子注意自己的缺点,用刺眼的聚光灯照着孩子。改正孩子的缺点,实现其自身的潜力。这个目的,最好静悄悄的实现,而不要大声的宣告。每个孩子都会犯错,都有缺陷,十几岁的孩子可能面对父母的纠正,会变得听不进去话、不可理喻。父母自然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做得更好,所以不断的苦口婆心、不断的纠正、不断的向孩子证明自己做得有多对。而孩子不会在乎你做得对不对,在乎的是你会因为他的不完美就停止爱他。你的急于纠正,损害了家人之间的关系,拉开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
第五点、不要预言孩子的未来
过度担心孩子的未来,总是把未来悲观化,是很多父母的通病。其实面对生活中发生的危机,每个孩子都必须自己找到解决办法。父母无声的爱,就是对他的主要支持。用爱和尊重作为保障,让他们独自踏上自己的人生旅途。最后以这个17岁女孩的话作为结尾:当我回想时……你们似乎什么事情也没做,而只是在我身旁。如同一个港湾一样,它任何事情都不做,只是静静地张开怀抱,等待着游子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