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10日,为深入开展名师工作室的教学研讨活动,在成都高新大源学校开展了徐文娟—王亚兰名师工作室研讨活动。此次会议的主题是“单元融通,磨砺成长”,旨在通过课例展示,进一步研讨如何进行单元融通教学。莅临本次活动的专家有成都市武侯区教科院发展所教研员、成都市语文骨干教师冯胜兰老师,工作室领衔人徐文娟老师和王亚兰老师。本次活动由玉林中学张韵迪老师主持,徐文娟—王亚兰名师工作室成员全程参与。
首先,工作室领衔人王亚兰老师以“深体验,巧塑魂”为题进行了统编教材八年级下册五单元的读赏鉴评课展示。王老师围绕游记的“所感”设计了研讨赏析的教学环节,分别是主观体验与客观景物契合,主观印象与常理感受悖反,客观描写与文化内涵相通,引导学生深入鉴评文本,得出结论:游记中,“所至是骨骼,所见是血肉,所感是灵魂。无骨不立,无肉不丰,无魂不活。”因此,只有将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融入到深刻的景物描写中,用巧妙的方法来塑造游记的灵魂,游记才能触动于心。在此基础上,王老师引入学生习作《青海湖》,设计习作修改活动,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王老师的课堂紧扣融通点“所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文本到文化,学生能力层级步步上升,为老师们呈现了一堂极具示范意义的读赏鉴评课。
接下来,王亚兰老师从确定课型、寻找融通点、设计教学活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地说课,引起老师们关于单元融通课的思考。
随后,冯胜兰老师对这堂展示课进行了点评与指导。冯老师首先和老师们亲切互动,启发老师们思考:《桃花源记》是不是游记?什么是游记?她以王亚兰老师的示范课为例,参照教材的助读系统,阐述了游记的“所感”应该包括内容与方式两个方面,内容包括自我体验与文化意义;方式应该包括联想与比较。同时,她也重申了单元融通的三点认识:可以使目标解读更精准,活动设计更优化,课型定位更纯粹。
然后,工作室领衔人徐文娟老师进行了本次活动的总结发言。徐老师强调了教师应该具备单元整体意识,有深度解析教材的能力,精准确定单元目标的能力和设计整合融通的能力。徐老师强调整合融通课主要有知识整理课、读赏鉴评课、读写结合课、综合实践课。而王老师作为工作室成员的导师,带来了一堂读赏鉴评的示范课。另外,徐老师还和工作室成员亲切互动,交流单元融通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确定融通点,而不是割裂的板块教学;其次则是关注学情,精选拓展材料。
初夏骄阳暖暖,语文人情浓浓,静心研,方能致远。整合融通不仅是一种认识,更是老师们教学实践的核心手段!“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此次活动让老师们对单元整合融通课有了新的认识,也为老师们的教学提供了新思路!
文字:涂慧、彭玉兰
编辑:涂慧
审核:王亚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