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渐行渐远的年货

   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发展,每每过年前夕,商场、超市、网店各种年货节宣传铺天盖地,各色食品琳琅满目、花样繁多,一不小心,年货就备多了。可是,年货虽然买得多,却总感觉吃不出年味。因为这些东西平时都能买到,全国各地都能买到。

    年少时记忆中的年货,花样虽少,却勾人想念,满载了对过年的憧憬,深藏着对家中女性长辈的崇敬和怀念。

    我老家的传统年货,就几种:糍粑、米面、搞皮、糖糤、挑花、花根、米酒。都要靠各家主妇、女儿、媳妇们亲手做。腊月做年货,正月吃年货,拜年时互赠年货,那才是真真正正过年的气氛。各家各户做的年货虽然都一样,但吃起来口感那就各有不同了,由此,大家也能在心里评判出哪家的女人手巧哪家的女人手拙了。做得好的精益求精,做得不好的也会好好总结虚心讨教以求来年有进步。

    我小时最喜欢吃的是米面。关于奶奶的回忆,最深的也就是她做米面的事了。奶奶性格不算好,骂人的话几乎不绝于耳,她有些重男轻女,孙女们都不太敢亲近她、也不太喜爱她。但她做事却不急不缓,也做得好。至今记得,她烫米面的情景,柴灶下面烧着旺旺的柴火,映得人满面红光。灶台上大铁锅里热气腾腾的,奶奶把米浆连同烫米面的铝制浅底盘一盘盘放进去,又一盘盘拿出来。米浆盘放在锅里只能蒸几分钟,出锅后要马上趁热掀揭开,摊开在竹篙上晾,待每根竹篙上晾满了一块块白色毛巾似的米面,然后放在太阳下晒。所以做米面必须在天气晴好、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做。这样米面才能晒得干透,经得收藏。当然,米面干透之前,还得把它们切成面线,按约一碗的份量分成线团,一团一团晒干后,再一团一团收藏。烫米面,多数是本色白,但每次总要烫几张放了红色、绿色食用染料的,作每团面尖面上的装饰用。这样,做成的米面团就色彩鲜艳吉祥,颇有节日气氛了。奶奶做的米面,口感又细腻又筋道,煮面的时候,放些蛋丝、油炸豆腐丝、瘦肉丝,再放点新鲜大蒜叶、自磨的辣椒粉,味道真是好极了。我每次都要吃到肚子撑不下了才罢嘴。如今想来,那饱腹满足的感觉如在昨昔。

  说起搞皮(我也不知用普通话怎么说,我老家土话是这个发音),我觉得我外婆做的又好看又好吃。她能在搞皮上做出一朵朵彩色的花来,这让我对她佩服至极。这种东西,也是用米做的,很多人还会在里面放些红薯,相较单纯米做的,我更喜欢吃红薯味的。做这种东西,我至今不知其中的工序是怎样的,但原料要用石磨磨成浆是肯定的,成品是被切成椭圆薄片晒干了的。吃的时候,要用油炸了才行。最好是用茶油炸,这样才炸得起,吃起来又香又酥。每次炸搞皮,也是一件看着挺好玩的事。铁锅烧热后,放入茶油,待茶油热至微冒烟,抓一把搞皮放进去,搞皮先是沉入锅里,然后迅速一片一片浮上来,满锅花瓣似的,看着开心。

   糖糤是年货里的面子工程。吃固然是要吃的,但它首先是盖在其它年货上面,好看、撑场面的。所以糖糤面上一般也会染些彩色的花纹,也做得比校大,就像一个彩色花盘。

    ……

   年货给我留下许多美好的回忆。怀念年货,也是怀念故人。故乡的年货,如今多数已不做,我们这辈人,我们的下一辈人,已不知怎么做了,也不愿去学做了,那些工具也早已不知所踪。它们已渐行渐远,终将消逝在我们的视线中,就像我们已逝去的长辈亲人,俱往矣!不可追……


         无戒训练营第三期   209号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翻译诗词,总会有不能贴合原作的愧疚感。但我想把这首诗翻译出来,希望能表达初入门的读诗心得——慢慢地,静心地,感悟...
    红格衬衫阅读 2,593评论 0 2
  • '' 里面的东西原样输出 也不能转义"" 里面的东西可以转义,也可以解析变量fopen() //打开一个文件fwr...
    金星show阅读 2,047评论 0 0
  • 现在好像处在了一个十分微妙的边缘区域。 什么事都觉得很平淡,得过且过倒不至于,更像是精神气息被耗得殆尽了,所以我尝...
    千秋名阅读 2,415评论 0 0
  • gabbe阅读 2,08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