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在思考几个问题:
01 为何个别在小学学习成绩很好的孩子,在进入寄宿制初中后成绩却很差?
02 为何孩子不主动学习了?
03 为何经过假期的学习,开学测试很好,结果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成绩又回到不理想的地方?
04 为何平时考试还不错的孩子,到了期末大型考试却马失前蹄?
我先聊聊第一个问题。
初一入学后第一次考试,不少孩子的成绩会让家长和老师大跌眼镜,尤其是家长。当然,有的孩子与小学时的成绩相比较,有“进步”和“后退”是非常大的。我们一般会先看到“后退”比较大的几个孩子。
在不少家长的意识中,我的孩子在小学是特别听话,成绩很好,在班里非常突出的,为何到了初中,成绩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呢,就出现这么大的反差呢?
作为老师,我也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之前,我没有深入思考,最近我稍微思考了一下,结合与家长的沟通,发现有以下几个原因。
01 环境的改变。
经过选拔来的孩子,在原来的学校都能称得上是精英,大都会受到同学们、老师们的喜欢,可能在某些方面还会受到老师的照顾。这些孩子不自觉地会产生一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
但是到了新的班级、新环境,高手如云,如果还有那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的话可能会吃亏了。
因为各个小学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质量还是有差距大,有的孩子在原小学可能成绩还不错,可是放到相对比较好的小学里,可能也就一般了。这样的孩子如果不意识到环境的改变,就很容易出现问题。
一部分孩子没有意识到环境改变,还是认为自己如果像小学那样学习成绩就应该不错。事实证明,个别在小学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到了初中,成绩多会不理想。
02 主动学习习惯的差距。
有的孩子入学考试的成绩挺不错,在小学成绩也很突出,但是到了初中考试就发现问题很大,成绩不理想。
我认为,我们要看一下,孩子小学时好成绩是源于哪里?
有些孩子是在家长严苛的要求下被动学习的,其实学习的兴趣早就逐渐减少,迫于家长的压力,孩子不得已,只能努力学,但这是被动的学习。
到寄宿制学校,脱离了家长的监控,孩子的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在小学已经消磨殆尽,可能一时难以适应没有“严密监控”的学习。成绩不理想是必然。
小学,孩子回家后接受家长“一对一”或者“二对一”的管理,到了学校,则成了“一对五十”的管理教育。
另一方面,初中学习内容明显增加,也是部分孩子需要应对的困难。
当问题出现时我们首先应该关心什么?
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孩子信心问题。
我这里就有两个例子:
小唐和小果小学成绩都不错,小学也都曾拿过数学竞赛的奖项。小唐的家长管得可能更严格一些,小果的学习习惯不是很好,但他们在各自的小学,都算是佼佼者。
小唐入学后几次成绩都不是很理想,班里像这样的同学不少,他们也在怀疑自己。我找到他们,跟他们分析环境的变化,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我说:你们刚刚进入初中,其实上作为学生,你们的智力水平、学习习惯几乎都没变,但为什么成绩却变了?是因为你们周围环境变了,同学变了,老师变了,但你们的学习习惯、思维方式却没有改变。因此,你们要抓紧时间改变自己的一些不良习惯,以适应新的环境。
经过几次谈话,有些孩子意识到问题,及时作出改变,成绩有了改变,小唐就是其一。
小果这位同学,学习习惯很不好。进入新环境后,我发现他也尝试努力去争取更好的成绩,但还是不良的学习、行为习惯影响了他。
小果缺点不少,可能因为他的一些优点将这些缺点遮盖住了,小学时,对他影响不大。
但进入初中,周围多数的孩子行为习惯、学习习惯都还不错,这就导致他缺点的放大。
缺点放大的同时,他的优点——较好的学习成绩,在众多优秀的学生众多也就不突出了。
缺点放大了、优点消失了,而且还经常因为缺点受到批评或者挫折,这对于一个孩子的自信心来讲,是个非常大的打击。
所以,小果的家长说,孩子小学时回家主动看看奥赛书、科学方面的书,现在回家后草草完成作业后就一点也不学了。
当然,孩子发生这样的变化与他的心理、生理、家庭环境有密切的关系,但是我们不得不说,孩子的自信心受到一定破坏。
所以,我们千万不能拿着成绩对孩子抱怨说——你以前这么好,现在为什么这么差!
千万不要不假思索地给孩子一顿批评!
这些批评和抱怨只能让孩子更加迷惘,更加没有信心。
我们需要做的是,静下来、坐下来,与孩子一起探讨原因,帮助孩子重塑信心。
查理.芒格很多时间在研究人是如何失败的,他认为,如果能知道人们为何失败,我们就可以尽量避免失败。
对于我们的孩子不也是这样吗,失败并不可怕,我们去研究失败的原因,就有可能帮助孩子避免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