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聊了情感“乞丐”略带争议的话题提到:“我们都需要倾听、都需要被共情。因为这使我们个人感到自己被理解、悦纳,从而感到愉快、满足,而不再消极与自卑,不再愤懑与苦涩,这使我们对自己有积极的促进。”
这次,我们要聊聊在获得安抚过程中的情绪流动,它在哪里。
精神分析学说认为:情绪是人心理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
情绪其实就是自然存在流动的能量流。
能量遵循守恒和转化原则,所以能量是不会消失的。
情绪很奇怪,当你承认它、接纳它,它突然就消失了(其实是转化了);当你阻抗它、控制它,它就越来越强大,会继续更猛的折腾你。
大家都有这样的经历,当你愤怒的时候,如果有人接纳你,听你说,你的情绪是不是渐渐平复?
某天在公车上,无意间听到一中年男子不耐烦接着电话:“几点回家,要你管……,你自己吃吧,……,行啦行啦,真罗嗦……”
他的言语使我天马行空:
我猜想他是不是一直这样的态度对待家人;或正好在外面受气,家人的电话成了被发泄对象;又或许刚跟家里人闹别扭跑出来,家人担心来的电话……
当我带着这份猜想注视他时,不知边上老人家对他说了什么,只见他二人相视一笑,就便下了车。
这下我真好奇了,好奇老人使了什么魔力让他态度180度转变,不再面有愠色。
正好人际群聊“安抚”话题,小花的结论:“假如人的情绪是一张储值卡,当我们被某些事情激发愤怒值,这时候外界给了我们安抚或者是我们本身储存的安抚值,对这个愤怒不良情绪的消抵,让我们内心得以恢复平和,就像一双无形的大手抚平了那褶皱的心。”
安抚是身体刺激和心智刺激的需要,出于情感需求,我们都会无意识的去索要安抚,一种是像儿歌里唱的那样“爱我你就夸夸我,爱我你就抱抱”,这是一种正向的索要安抚;另一种我们常常使用,通过扭曲情绪索要,比如生气、愤怒等。后者的安抚储蓄值明显是不够,所以他不能正常表达需求,只能用一种负性情绪表现。
这让我想起郁达夫在《过去》书中提到:“有时候因为想受她这一种施与的原因,故意地违反她的命令,要她来打。”
哈,这是多么自虐的需求。
像文中那男子他所表达出来的一种负向情绪,可以感觉到,他“不耐烦”表达正是要家人给予“静静”。
聊到此处,小宇说“珍惜你身边的情感施与者”这个话题不错,可以尝试写出来。
题都起好了,风中凌乱呀。话题是好话题,可一直觉得那种“应当、如何”向外寻的指向性文会更有方向着手,欢迎度也高点,这个话题要从内觉察感受性,并唤起思考,有说教的存在,弄不好就搞砸了,实在是心虚。在小宇的安抚下,也就硬头皮试试。
小宇感慨:“做一个情感施与者,对你想支持的人无条件支持,我发现安抚别人很容易。”
果然是那个金句小宇,这个“施与者”的“施与”很特别、很高尚的用词,因为施与者本身并不知道自己是个情感施与者,他只是处在良好的能量中,就是安抚账户余额很多,无知觉中就释放流动了。
比如那位老人家,从那一个微笑中能体会到他的善意,给那位男子的情感交流,正是一种正向安抚。
这个善意之举,那个中年男子不一定会记得长久,因为这不过是无关紧要的插曲。
其实,我们每天都会有这样情感施与:比如个人受挫,朋友专注倾听你的吐槽;情绪低落时,同事轻拍你的肩膀;出门上班时,与爱人的拥抱……
还比如常被我们忽略,却偷偷提高着我们幸福值的小细节:刚到办公室,同事那一句“哇,你今天好漂亮”的平常夸奖;看完一篇文章后的点赞;朋友圈发照片得到漂亮的好评……
为什么,日常中我们像个耳聋目盲的行者一般,体会不到温暖呢?
社会的节奏越来越快,人们忙忙碌碌,为了生活奔走钻营,我们将自己裹起来,视角从“我”出发,感受多是“理所应当”和自己的不舒服,怕被消耗,怕付出心力得不到回报,怕自己做的所有都是一种浪费,怕很多很多,唯一不怕的就是发泄情绪,一种毁坏性的发泄,是“我”的需求。正因如此,文中的男子在负性情绪中体会不到家人对他的关心,正是因为他裹在了“我”里面。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自以为是:老妈就是那么罗嗦,弟弟就是那么不懂事,哥哥每次都那么凶,老爸总爱讲道理,真是烦透了……
给周围人贴了“标签”,让自己的思维缰化,觉得这就是生活本来面目:你看,他就是这样一点都没变。
到底丢失了什么,让我们眼里只剩下了“自己”?
带着这份不解,我们又开始追亿从前:
记得早先 少年时,
大家诚诚恳恳,
说一句 是一句,
清早上 火车站 ,
长街黑暗 无行人,
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
这是木心的《从前慢》,他概括了我们普遍的感受,在生活中体验对这慢里透着的人性朴素、浪漫、耐性等等。
从前很美,很慢,而今呢?
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急冲冲甩门而去,一边咬着早餐付了钱,忘了说声谢谢就追向公车,你可有看到豆浆小店里的热气……
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不知道对门住着谁,带着怀疑眼光扫视着楼道里那张陌生的脸,你是否有注意到他为你按着电梯门的手……
在行色冲冲间,情绪变敏感,神经也变大条,忽视了身边稍纵即逝的美好,忽略了细节中流动着的正性能量。
最近网上常说“生活需要仪式感”、“仪式感,才是生活的一剂春药”如此如此,在重要的节日里庆祝、表达爱意的求婚、结婚记念日、生日、情人节、还有旅行照片等等,做为记录某个时刻的仪式,用这种方式表达流动情感,确实是一种好方式,但生活还是以平淡居多,我们的记忆是能将这种仪式感储存、唤起、回味,可终归还是余味回甘,不得长久。
一位心理专家说过:正常的身心需要一定的仪式感,在这个小小的仪式中,其实就是一种强烈的自我暗示,让自己的注意力更集中、更认真、更用心。仪式感,暗示你必须要认真地去对待这件事。
也许有人会说:“这种仪式感,好像一切都变得刻意、做作,我做不到”。其实,生活处处都是仪式,不用那么刻意。这正是,我们要唤醒自己对生活的感知和体悟,找到那份小确幸。
对于内敛又含蓄的中国人,不善表达情感需求以及自发的爱意,自然就对别人那份友好赞美带着“不好意思”,会带出很多不安与怀疑“这是真的吗”、“他是逗我玩吧”的不佩得意识,更甚者会想“他怎么了,我是不是哪里做错了”。就像网络上那个跟老婆说“我爱你”的公益视频,反馈回来几乎是一致的不可置信。于是乎,把甜蜜惊喜变成了惊吓,这般的感受值就变了味,空气中多了一些酸楚。
所以大家又开始预设仪式感,我周边就有好几个朋友与孩子、爱人规定,每天早上出门,都要互相抱抱、亲吻……,用这样的方式去彼此安抚,这也正是为了维护一份情感持续,保持彼此的情感温度。
仪式感是王小波说的,“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他的真正意思是在于对生活的热爱,在于珍惜每个当下的情感流动。
对,当我们去体会这其中真意,就是我们正被温暖的时候。
这个世界没有那么冷漠,并不需要太多网络鸡汤文的填满;
这个世界也没有那么冲忙,让你追上了公交车忽略司机的笑脸;
这个世界也没有那么黑暗,让你觉得楼道里冲满了危险与敌意;
这个世界也没有那么焦虑,让你可以放肆着对家人不耐烦……
原来,都是因为我们的忽视。如果彼此间少一点戒备心,多一点真诚互动,也许一个微笑、一个点头都能来一次长谈了。
当我们能与相互欣赏的人在一起,内心会充满力量。
是的,这就是我们从细节中获得的情感流动,这正是使我们感到愉快、满足,积极悦纳自己的原因。
也许,我们应该感谢那些给我们能量守恒的人,是他们的无意识安抚,充值了属于“我”的那张情绪卡。
那么,就此便开始珍惜:
在路上冲冲而过的笑脸,也许它正不经意间就释放你压抑着的愁绪;
在人群中各自忙碌又互道友好的问候,也许它正不经意间唤起久违的亲切;
家门口等你回来的那盏路灯,也许它正是洗去你忙碌疲惫不堪的风尘。
若我们自身的能量流动起来,我们也会像那位老人一样,不经意间流露如花笑脸抚慰了别人。
莎士比亚创作的戏剧《威尼斯商人》中有这一句:“慈悲不是出于勉强,它是像甘霖一样从天上降下尘世;它不但给幸福于受施的人,也同样给幸福于施与的人。”
这份“施与”它不仅仅存在于诗与远方,它也不仅仅在我们要追忆的历史中,它鲜活地出现在一箪食一豆羹中,在朋友的赞美中,在陌生人的微笑里,在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的言语里,在你和我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