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逐梦水乡
这几天,朋友圈文章爆棚,都是4月7日到苏州参加齐帆齐线下交流会的。个个摩拳擦掌,大显身手,一篇篇脍炙人口的文章像春风一样,温暖了我的心尖。
早在四月份前,简友雪梅姐就私信我,要不要去苏州参加文友会聚。我当即回复不去,因正值春雨季节,是我们所谓的发电高峰,忙碌的时候。
其实,这只是一方面的原因。关键还是我胆怯、自卑,没出过远门,没见过大世面,没见过写作上的大人物。你想,要见写作自媒体大咖齐帆齐老师、要见出了31本书的作家蒋坤元老师、要见擅长写民国故事的蓝胖说说……还要分享写作经验,自我介绍,不敢见光的我还不得找地缝钻进去。
虽然在过去的很多文章中,知道他们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可真正线下见面交流,还是很有压力的。
当初没去,还认为是明智之举。因为自己来简书就那么几个月,哪有什么写作经验分享啊!
可一个不争的事实改变了我的看法。
当看到雪梅姐写的《齐帆齐苏州交流会上、下篇》;看到齐帆齐老师的《相似的灵魂终会相遇》;人称五美一河漪沫的《那一场苏州之旅,从此魂牵梦绕》;苏州作协会员与秋的《人间四月,遇见那些与时间赛跑的灵魂》;还有李娟的《春光明媚的四月,与简书文友相会于阳澄湖畔》;警花轩静安的《第一次文友相聚,记我的苏州之行》;浅笑微印Natasha的《四月,圆梦阳澄湖》时,感触颇多,才后悔加遗憾。哪怕去做不发言的边角小丑,见识见识也会受益匪浅。
在她们那一篇篇情满苏州的文字里,在那一张张灿烂的笑容里,在那一浪高过一浪的和谐气氛里,我看到了与文字碰撞的火花;看到了因文字接朋交友的底气;看到了大家脸上洋溢着的快乐;看到了这次线下交流的圆满成功。
从此我:
认识了齐帆齐老师同为二期学员,一个心地善良,爱写作,会唱黄梅戏的简友――雪梅姐。
认识了河北邯郸牵着小毛驴的教书匠,为能参加聚会多次感动得流泪,真正要南下的――李彦国老师。
认识了上的厅堂下的厨房温婉可人,来简书几个月就成为美食达人的――齐梅齐。
认识了会写作、插画、设计、摄影的全才女孩,现已经是自由职业,去年下半年到现在靠自己能力赚钱二十万的――一格。
认识了合肥平面设计、会Ps图、乐观、善于活跃气氛的齐帆齐老师一期学员――一河漪沫。
认识了靠写作在职场上得到提升、叱咤风云的美女警花――刘静。
认识了我们二期学员,一个90后的小鲜肉,却自称是奔跑中的大叔――邹治。他可是齐帆齐老师二期学员中响当当的人物,这次就是他在主持做记录总结的,那可是功不可没啊!
还有简书签约作者,散文被列如中学阅读理解的――别山举水老师、古筝老师小隐、肤白貌美的李娟……
这些都曾是只知其名而不知其人的陌生朋友,通过他们的文章,知道了每个人身后鲜为人知的故事,进一步加深了对他们的了解。从分享中,知道了每个人的写作历程。
虽然没亲临交流现场,但那一篇篇酣畅淋漓的文章已让我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
他们都是我崇拜的人物,经常在朋友圈拜读她们的文章。或许他们至今都不知道有我这么一个铁杆粉丝在默默的仰望着他们。当然也无须他们认识,我知道他们就足够。
更重要的是低调、内敛、才华横溢的,为这次聚会尽地主之谊的苏州最有钱的写作大咖蒋坤元老师及夫人。他们不辞辛劳的接送每位与会人员,精心安排食宿,真可谓面面俱到。正如雪梅姐说的,不是因为他有上亿资产、有钱才捧他。而是因为他的人品确实令人叹为折服,所以才受到众多读者的仰慕敬重。
交流会,蒋老师的慷慨解囊更是让大家刮目相看,又一次证明了他为人大方、实诚的品格,是他的盛情款待促成了这次线下交流会的大功告成。
齐帆齐老师,一个八零后集灵气、才气于一身的写作大咖,通过励志逆袭的简书签约作者,大家有目共睹。她的名气在多个平台已家喻户晓,在此不再赘述。
一个名晓风思雨现场整理的部分朋友写作经验分享,值得借鉴:
未知的世界才是最吸引人的。
文字要先愉悦自己,再愉悦别人。
写作要自己找个点出来,有自己的定位和风格。
攀岩理论,每天进步一点点,不断登高。
好的习惯比什么都重要。
要适当留白,给读者思考、想象的空间。
写作唯一的最好办法就是写、写、写。
要有圈子,抱团取暖,资源互动。
是啊!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聊得来的灵魂万里挑一。能与这么多有趣的灵魂交融,能得到这么丰富的写作分享,那是何等的荣幸!然而我因胆小自卑却与他们失之交臂。
齐帆齐老师在文章里写到:佛说,前世500次的回眸换得今生的擦肩而过。想一想,这辈子和我们擦肩而过的有多少人呢!有些人即便衣服擦破也擦不出一点火花,一生更不会有任何交集。
地球有60多亿人口,但能和我们产生链接的会有多少人?能停留在我们生命里的又能有多少呢?
与秋老师写的: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每一次遇见都是最好的安排。
是的,只有灵魂相依,才能相见。
来日方长,相约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