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里小伙伴分享了她和老公对育儿的矛盾,她说谁也无法说服谁。
我说:别想着说服老公呀!
老师说:你想说服他,其实是希望他认同你!
你只管成长疗愈自己,不需要对抗。你有一天看见他在坚持什么信念,他的恐惧是什么,创伤是什么,有了怜悯慈悲之心,家庭的能量会有变化。现在你们可能都还在彼此求认可。
有小伙伴回复:太执着于自己对的,整天想扭转老公,整天用分别心来评判老公的观点,最后就会落得跟我一样,孤家寡人,没老公了…前车之鉴就在你眼前,慎重啊亲
我想说:和老公做能一起做的事,不能一起的事就别做啊!他不认同的话题,那就暂时别聊了!
想想今天爬山,就是这题的正解!
今天我们带小宝外出爬山,女儿不想跟,那就呆家里没跟着来。一路上我们仨聊天,吹大风,看到一个大棚,我说可能是草莓棚。小宝说要去看一看,还真是草莓棚!老板娘很热情,带我们参观,告诉我们40元一斤,小宝和老公一起摘了一斤多。
爬山时,小宝说累,我们就停下休息。老公看到一根很长的绿色藤蔓,抽出来玩。我说我来编个篮子吧!再捡了一个开了的松果,像朵花,艺术气息瞬间扑面而来。
回家再摆放几颗草莓试试,是不是特别有自然风?
老公是个很细心的男人,一路护着小宝,上下山牵着小宝的手,不离左右。小宝一次一次坐下喊累,他都很温和地鼓励等待,一点也不催促和急躁。
山顶上,阳光晒不到的涧水边,还结着冰,他不嫌冷,陪小宝玩冰。
下山时,小宝说要吃10个烤土豆。坐下来吃时,一条黄狗眼巴巴看着,我们剥皮,黄狗可能太饿了,就低头吃皮。吃了几口看我们吃土豆,它就对皮嗤之以鼻,仍眼巴巴盯着我们看。爹俩就把手里的土豆抛给黄狗,它吃得狼吞虎咽,果然它喜欢吃土豆肉了。
回到车上,老公说:“一日游打道回府啰。”
我说:“我觉得出来爬爬山挺好,做做和上班时完全不同的事,我们呢聊聊天。”
我透过反光镜看到他赞同地点点头。
有机会聊天,才能有机会交流彼此的观点。在能一起做的事情的前提下,环境中,打开话题,不一定要讨论正式的严肃的某一个问题。但一些看似无用的,琐碎的,小问题:比如要不要买点盐包鸭蛋,要不要吃点番薯干,你喝点方便面汤吧,现在热乎乎的挺好喝的……
正是一些细小的问题的交流,共识,让我们更加全面地感受对面这个人的爱意和心意,甚至触摸到他的观念和个性的来源。
有了这些基础,不断夯实这样的基础,那么在遇到意见相左的问题时,彼此反而都能带着察觉,反思自己是不是太武断,太专横,太极端……
渐渐地,即使本来意见完全不同的双方,也可以交换彼此的观点,以至于很好地达成统一。
这正是我想去爬山的原因,也正好解答了我对小伙伴遇到的问题的理解。当然光想想是没用的,要去实践。
有时候要做一些无用的事,看似无用,实则有大用。这就是无用之用方为大用的具体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