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你三十岁的生日。
三十年前的今天,是母亲的受难日,希望三十岁往后不在让母亲受苦受难!
愿你,
冬无衍阳,夏无伏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
愿你,
以无念之心,长对岁月之累,去过好往后的每一天。
四季就是四季,生活即是梦想。
愿你......
往后余生,好好的去成长。
说到成长,就是哪怕你今天难过的快要死了,但你第二天还是照常去忙这忙那,或许,没有人知道你发生了什么,关于未来,它那么长,你永远都不知道下一个转角会遇见什么,最漆黑的那段路终于要独自走完。
过往留下的都是财富,留不下的就扬了它。
当我来到三十岁的人生路口,去看过往,
他们就如梦幻泡影般,被层层剥落的记忆碎片,
像一场被点燃的支离破碎的美梦,散落在光阴下的满眼绯红。
“未曾开言我先笑场,笑场完了听我诉一诉衷肠”李诞的随笔天马行空、光怪陆离的故事中,蕴含着隐忍反复玩味的道理。一副荒诞而又耐人寻味的人生浮世绘,文艺却不矫情,睿智而不做作。
李诞说:“我一直以来是个沮丧的人,认为人生没有丝毫意义,梦幻泡影。因机缘获得一点开悟,找到了活下去的理由——人生确实没有意义,但人生有美。梦幻泡影,本来就是美。”
一直以来,也生活在沮丧中的我,还能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生活,说来还算是欣慰。
因为在我想来,只要自己还能活着,就还有机会遇到有趣的人,有意义的事,就像我此刻遇到了你。
一位老师曾说过:“成长亦是失去的过程,因为每个人负重的能力有限,想要加快脚步的唯一办法,就是丢掉无关的人,放下不能让自己避雨的伤心事”。
往后余生,都要比前一天强大。
在这不长不短的三十年,
吃过的苦,流过的泪,已无需在意和担心。
因为往后的日子里,
已没有时间焦虑,只有时间努力做人做事。
所以要多点勇气,多些坚强。
记得小时候,在电视中,看到身着商务正装的女士,端坐在电视机前,很是令人羡慕;
后来,真正接触到了她们之后,才明白,每个人都在努力的成为自己希望的样子,直到亲自去蹚出一条路后,才知道,每个你希望的样子背后,是不曾看到过的蹉跎和踉跄。
从小只要遇到困难时,就会想到妈妈常对我说:“吃得苦中苦......”。
往后余生,都要过的无比清醒。
人生苦难重重,而解决的关键方法就在于自律。
建立一定的精神秩序,建立使命,设定目标、原则、标准。
王阳明先生所讲的“大志”,这就是精神之塔,使命就是这辈子的立身之本,也是一个人对生命意义最笃定的理解。
你设定的每个目标都会成为你人生的刻度,我们走到哪了,离生命的终极意义还有多远,我们都可以通过目标来纵观我们人生的刻度。
原则可以理解为死律,是必须遵守的边界。每个成功的企业家和投资者身上都是一系列的原则构成。
凡事都有一个标准,原则的背后是标准的组成,一个优秀的人都是由一系列优秀的习惯组成。这些习惯有的表现为为人处世的原则,有的表现对做事标准的坚持、较真。
保持信仰——用真诚的感恩之心去面对你所拥有的一切
佛陀说:世上有四种人
第一种人:因为过去的业,这个人对于某人或某事生气憎恨而饱尝痛苦,如今他又播下更多憎恨的种子。生活中本已充满暗淡,当下又播下更多黑暗的种子,这些愤怒、憎恨、敌意的种子也只会带来痛苦,因此未来也将充满痛苦。
第二种人:由于过去的善业,这种人当下的生活充满了光明。因为所拥有的财富、健康与社会名望,现今享有着快乐,但是他没有内在的智慧。当一个人在生活中播下的是自负、傲慢、憎恨等种子时,这些负面的种子将在未来结出黑暗和痛苦的果。
第三种人:这种人生中虽然充满了苦难与黑暗,但是他的内在是智慧的。他对与给他带来的痛苦的人智慧生出爱与慈悲,不断的播下爱与慈悲的种子。虽然现在的生活是黑暗的,但是未来却充满了光明。
第四种人:这种人从一出生就为光明和快乐所围绕,但同时也有着内在的智慧。这样的人一直陪养着爱、慈悲与善意。一切的行动——身、口、意皆为利益众生。他播种着光明的种子,从快乐走向快乐,从光明走向光明。
王小波说:“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所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
人,活着是思想,直白说就是活在自己设定的想象中。当现实和所想的自己不匹配时,不悦就会随之而来。若我们能降低想象的标准,或改变心态让自己快乐,便可以释然。
短是磨难,
长是人生,
以无念之心,
长对岁月之累。
成为你想看到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