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交流
1.学会倾听
概念:①模式拼接能力:我们的大脑在处理零散信息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将它们按照某种之前曾经遇到过的模式拼接起来——并总是以一种我们自以为有意义的模式。例如:911事件发生时,双塔烟雾中的“魔鬼面孔”。
②判定类知识:能够用于鉴别已知信息有效性的知识。
有效倾听:要善于控制自己,克制“过早质疑”,养成耐心等待到最后再发出疑问的习惯。
倾听中防走神的办法:回顾(刚刚都讲了什么)、预期(下一步可能会讲什么)。
对听到的信息内容进行分类:事实(判断真实性)、看法(思考根源)。
一旦决定倾听,就要主动帮助对方进入“倾诉”状态。
沟通反馈:“那你看我这么理解对不对……”,自我观察,及时纠错。
2.说与不说
通过努力、通过积累成为能说更多话的人。
分辨谈话对象:“可言而不言,失人。不可语言而与之言,失言。
3.交流守则
思想上的共生状态。
三个有意义讨论原则:
(1)有意义讨论的前提双方不仅要“相互竞争”,更要“相互合作”;
(2)真理是独立存在的,它从来不会依附于任何个人或集体;
(3)真理不变,也不会因任何人而变;不停变化的只是人们对于真理的解释。
讨论的是“事实”,而不是”看法“。“看法”只是对“事实”的解释。
主流观点并非因为“正确”才成为主流,而是因为它恰好适合(或者迎合)那些不善于思考、不愿思考的人的感觉。
4.正确复述
沟通是双方重复多次编码/解码的过程。为了保证沟通顺利,需要添加一个验证机制或者反馈机制。
可以套用“你的意思是……是吗?”或者“你的意思是……我理解得对吗?”
避免套用“那你的意思是……喽?!”
5.勤于反思
反思自己是否固执己见、盲人摸象;深刻了解经验的局限;时刻保持警惕;使用记录,使自己能够记住更多经验;通过观察和阅读汲取他人的经验;试用类别来跨越未知与已知的障碍;耐心等待以拥有不能快速获得的经验。
读书要广、要杂、要多,阅历丰富、博览群书的人,拥有更强的理解能力。
第7章 应用
1.兴趣
往往不是有兴趣才能做好,而是做好了才有兴趣。
兴趣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重要,把事情做好,并且做的比大多数人好,就很可能会产生兴趣。
如果不喜欢做某件事情,要问自己:“是不是因为这件事我没有做好?”如果是,接着问另一个问题:“做好这件事情究竟对我有没有意义?”如果有,那就努力做,直到做好为止,没有其他选择。
培养孩子的兴趣:根据孩子的情况,选出孩子最可能做的好的事情,绞尽脑汁让孩子学得会、做得好、做得比一般人好、做得比谁都好——兴趣就出现了。
2.方法
方法固然重要,但是比起“用功”来说,方法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所有学习上的成功,都是依靠两件事:策略和坚持,坚持本身就是最重要的策略。
坚持就是重复,大量时间的投入。要利用好所有可利用的时间学习。
“好方法”是因人而异的。与其不停地寻找“更好的方法”,不如马上行动。
3.痛苦
误解:当我们觉得痛苦的时候,总是不自觉地把自己想象成全世界最痛苦的人。
以后再痛苦时就想象林肯、《少有人走的路》中的小男孩吧。
痛苦出现时,要学会转移注意。(武志红的建议是感受痛苦、接纳痛苦)
人类大脑的自我保护功能——遗忘痛苦。
老年人慨叹的“世风日下”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狄更斯的《双城记》
被截肢者术后6个月内自杀念头最强,如果6个月未自杀成功,之后自杀案例就少之又少。——痛苦正被渐渐遗忘
女人容易忘记生育分娩的痛苦、好了伤疤忘了疼
一个人遗忘痛苦的能力特别强的一个具体表现是:这个人会很轻易地原谅自己。
为了避免重蹈覆辙,有两个简单有效的办法:
(1)及时用图文形式记录当时所遇到的尴尬和痛苦;定期回顾,提醒自己。
(2)面临尴尬时,尽量弱化痛苦,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被大脑的直接反应所左右。没必要找借口,没必要怨天尤人,要记得“你并不孤独”。
背单词或者做任何一种必须记住大量信息的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想办法由衷地把这件事情当做一件快乐的事情来做。
善于利用心智力量控制自己(给抽象的目标赋予实际的意义)的案例:
某人做法:把要背诵的20000单词和高昂的奖学金每年40000美元对应,估算结果每个单词大约值20元人民币。每天强迫自己背诵200个单词,晚上验收成果。记住的单词前打勾,想象又拿到20元人民币,每天睡觉时就感觉心满意足,因为今天又赚了4000元!
4.比较
误区:成功是比较的产物。
比较是相对的,永远没有尽头。
那些把自己的幸福快乐建立在与他人比较的结果之上的人,很难获得真正的幸福快乐。(痛苦发生时,与更惨的人比较弱化痛苦除外)
比较是陷阱。应坦然接受现状,把时间花在寻找甚至制造那些无须比较就可以获得的快乐与幸福上。譬如:医生因抢救一条生命而幸福快乐,教师因给学生讲明白一些知识而幸福快乐,母亲因孩子健康茁壮成长而幸福快乐,我们因帮助了需要帮助的人而幸福快乐。
比成功更重要的是成长。成长是与自己比较,今天的我与昨天的我、明天的我与今天的我之间的比较。成长能带来更加踏实的幸福感。
常问自己:“我做完这件事之后所获得的快乐和幸福是不是一定要建立在比较的基础上?”标记并优先实施那些无须比较就可以获得快乐和幸福的行动方案。
5.运气
运气确实存在,运气有好坏之分。
一个人觉得“幸运”,是因为他的欲望得到了满足;觉得“不幸”,是他的欲望遭遇了落空。
理性角度:运气是因小概率事件发生而产生的感受。
相信运气其实是缺乏自制力的表现。
要自学概率论和统计学方面的知识。
接受现实,控制自己,可使自己变得强大。
爱默生:“弱者相信运气,强者只究结果。”
苏轼:“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尽管对生活不应该盲目乐观,但一定不能失望悲观。
塞内卡:“所谓幸运就是当你准备好的时候机会来了。”
当心打着“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的幌子行骗的人。
当一个人没有准备好的时候,对他来讲,不存在任何机会。
当一个人准备好了的时候,随处都是机会,而且所有的机会都是切实的、可以把握的。
6.人脉
所有人都喜欢并重视甚至偏爱一种交换——公平交换。
承认自己能力有限,是保持心理健康的前提。
量力而行的行为模式:①承认自己能力有限;②不怕在别人面前露怯;③敢于不去证明自己是“好人”。
优秀的人:拥有有效的人脉,公平交换→资源数量增多,质量提高→良性循环
不优秀的人:索取者角色、不公平交换→资源数量减少,质量下降→恶性循环
优秀的人大多能够独立解决遇到的问题,都以耽误别人的时间为耻,较少会求别人帮忙。
真正的关心:为某人某事心甘情愿地花费时间,哪怕“浪费”时间。
当我们把时间花费在一个人身上的时候,相当于在他身上倾注了自己生命的一段——不管最终结果如何,那个人和那件事都已经成为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
两个建议:
①专心做可以提升自己的事情,学习并拥有更多、更好的技能,成为一个值得他人交往的人。
②学会独善其身,以不给他人制造麻烦为美德,用自己的独立赢得尊重。
7.自卑
最佳状态:愿望中的自己=真实的自己=感觉中的自己
实际状态:愿望中的自己≠真实的自己≠感觉中的自己
自卑:愿望中的自己﹥﹥真实的自己
自信:愿望中的自己=感觉中的自己
自负:感觉中的自己﹥﹥真实的自己
自卑的认识:在心理学上,是指一种自我否定,主要是低估自己的能力,觉得自己各方面不如人,可以说这是一种性格的缺陷。主要的表现在于对自己的能力、品质评价过低,还会有一些特殊的情绪体现,如害羞、不安、内疚、忧郁、失望等。
自卑的危害:长时间的自卑,不但会造成心理上的不健康,也会导致生理上出现亚健康状态,具体的危害在于会使人心理上情绪低沉,郁郁寡欢,常因害怕别人看不起自己而不愿与人来往,只想与人疏远,缺少朋友,顾影自怜,甚至自疚、自责;自卑的人,缺乏自信, 优柔寡断,毫无竞争意识,抓不到稍纵即逝的各种机会,享受不到成功的欢愉等。而在生理上会导致免疫系统功能下降,抗病能力也随之下降,从而使人的生理过程发生改变,出现各种病症,如头痛、乏力、焦虑、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
克服自卑心理的方法:
①正确认识自己。多角度看待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缺点,也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客观评价自己。认识到人与人的不同,与人相比,几乎每个人都既有正确不如人之处,也有过人之处。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要认识到人无完人,要接纳真实的自己,接纳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对待失败和挫折,承认自己能力有限,避免被挫败感所控制。将今天的自己与昨天的自己相比,看到自己的进步。善于挖掘自己的潜能,利用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方法和节奏进行成长。
②正确的归因。认真分析失败的原因,失败的因素往往是多方面的,不能因为一次失败就否定自己的能力,要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
③自我鼓励。看到自己的进步,及时对自己进行表扬和鼓励。做事情不可操之过急,目标不要定的太高,要有具体的步骤,要现实可行。行动的整个过程中,不断给自己打气,鼓励自己。
④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语言暗示:“我一定行!我是最棒的!”要把这种积极的正面鼓励变成一种信念,要相信自己能行,想象自己成功的画面。
⑤学会对比。选择恰当的参照物,选择与自己能力相当,情况相类似的参照物,悬殊不宜太大。自己通过一定的努力能够缩短差距,或追赶上别人的脚步。
⑥尽量漠视自己的优点。认识到自己的优点,但要学着暂时忘记自己的优点。让别人舒服,你的“谦虚”和“低调”会让你得到很多赞誉。
⑦在自己的语言中把“缺点”和“优点”都说成特点,比如相貌特点、性格特点,平静看待自己的各项特点,看到自己的努力和进步,学会悦纳自己。
⑧适当放纵一下自己。承认自己的不足,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偶尔放纵一下,释放一下内在的压力对自己是有好处的,内心不要有罪恶感。
8.灵感
凡事不过是靠积累。“博学”背后的真相是有意识地积累。看到一个感兴趣的主题,要主动搜寻相关资料,有意识的记忆相关资料。
鸡尾酒效应:指人的一种听力选择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人的注意力集中在与某一个人的谈话之中而忽略背景中其他的对话和噪音。
“博闻强识、融会贯通”都是有意识积累的结果。
所有的成功,都是先花上相当的时间和精力去锁定一个方向或目标。确定它现实可行之后,运用心智的力量,在这个方向上投入更多的时间,比更多再多一点的时间。把时间当做朋友,一路前行。时间足够久,回报就来了。
9.鼓励
永远鼓励身边的人,哪怕多少有些盲目。不断的鼓励别人,一方面可以获得更多的友谊,另一方面可以让自己成为一个不需要他人鼓励的人。
10.效率
认识到:任何人都不可能100%地有效率,至少不可能总是100%地有效率。
做时间预算或计划时,要留有空间。一方面很可能有意外事件发生,需要分出部分时间处理意外时间;另一方面我们必须使用适当的方式休息、放松,以便恢复精力。我们不是陀螺,不可能一直高速旋转;我们也不能做一直在拉紧的橡皮筋。要考虑到可持续发展。
番茄工作法:把需要做的事情分成若干块,每一块用20分钟去完成,然后休息5分钟(休息时想办法小小的犒赏自己)。再进行下一块。
11.节奏
把自己的生活节奏调整的慢一点。
细水长流:凡是值得去做的事情,都值得慢慢去做,做很久很久。人生是场马拉松,不要一开始就卯足劲冲刺,慢慢跑,匀速的跑,把力气用在后面。
策略:想办法提前预支自己需要掌握哪些技能,再确定它们是自己可以通过练习真正熟练掌握的技能,而后制定长期计划,一点一点稳步执行。“机会总是眷顾那些准备好的人。”
12.物极必反
注意“开源”和“节流”。
①不要盲目地试图减少睡眠时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是第一位的,不要因为时间紧迫感而不顾身体所需废寝忘食。要考虑可持续发展。每个人的“油耗”不同,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特点,制定合理的时间规划。
②尽量不要减少与家人交流的时间。不要为了自己的成长而忽略了家人的感受,大量减少陪伴家人的时间,得不偿失。
③最好不要放弃自己的社交时间。想尽办法帮助值得帮助的人,努力把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升级自己的朋友圈,提高自己的社交质量。
13.自我证明
你比别人强一点根本没用,真正有用的是你比别人强很多很多。所以,不要过于在乎别人的评价,安心做自己,积极乐观、努力上进、热情助人。
第8章 积累
接受自己不能改变的,敢于改变自己可以改变的。
坚信积累的力量,越早醒悟越好。
不要怕麻烦,才能有耐心。耐心是成功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