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鲁克说:任何企业只有两种基本职能,营销和创新。
营销:营销比销售的含义更为广泛,营销将企业的经营过程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工程师、设计师、生产人员、销售人员在一起,通过分工合作,确定什么是顾客需要的产品、什么是顾客愿意支付的价格、何时何地需要这种产品、通过什么方式交付给顾客。
检验营销是否正确的OKR是有多少顾客使用我们的产品或服务,检验营销是否成功的KPI是企业获得多少利润。利润是企业营销、创新的绩效,是客观结果而不是主观目的。
用最通俗的话来讲,销售就是你去找顾客推销产品或服务,营销就是顾客来找你购买他所需要的产品或服务。推销和营销,两者一字之差,含义却是天差地别。
营销模式框架
在营销模式中,本质是通过产品,做到单点突破。核心是解决以下三个问题,产品、市场和品牌。
1.创造出独特价值的产品,解决产品竞争力问题;
2.找到有效的精准市场,解决顾客在哪里的问题;
3.设计出好的品牌故事,解决顾客认同的问题。
1.产品独特价值
大家都知道,世界上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是尼尔·阿姆斯特朗,而第二名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这是因为第二名没有给大家带来新的独特价值。做产品也是这样,只有当我们的产品可以给顾客带来不一样的独特价值,顾客才能持续依赖我们。
著名战略专家迈克尔·波特说,竞争战略的核心是创造出差异性,即根据目标选择一整套不同的运营活动创造出独特的价值。 所以说,竞争的最终目的的为了远离同质化的竞争。
如果不能有差异性的独特价值,当用户从一个产品转向另一个产品的时候,你与对手的差距就只有中间一个转化成本了。
比如说同样是电商,淘宝核心是多与省、京东核心是快与好、拼多多核心是社交和省钱、小红书核心是社交和好,不同的电商平台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所以说,做产品的第一步,就是找到自己的独特价值,才能远离同质化竞争。
那怎么样才能挖掘出真正的用户需求,做出有独特价值的爆款产品呢?
梁宁分享了做产品的三大心法,核心是三个词:痛点、爽点和痒点。我们需要时刻考虑,我们的产品满足了用户什么样的痛点、给用户创造了什么样的爽点、需要用什么痒点来吸引客户?
痛点、爽点、痒点,都是做产品的抓手,帮助我们更好的找到产品的切入点。
2.有效市场
我们一直以为,一个公司营销的主体是市场部、销售部人员,但其实不是。实际上任何一个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永远是消费者主动完成的,市场部只是起到了支点的作用。想象一下,海底捞、苹果手机、微信、淘宝等,除了2.5%主动的创新采用者,其他的用户跟随基本上是因为周围人使用、推荐、讨论和分享。
任何一种新产品,要想成功推向市场,必要的条件是:至少先在一个有效市场进行渗透。
一个有效的市场(Market)至少要满足这4个条件:拥有一群实际存在的顾客;这些顾客普遍都有某些需求;有一系列产品和服务来满足其需求;在决定购买时,市场中的消费者相互参考。
比如某个市场有100人,一旦该市场有10-20个人开始用,就会形成引爆,其他人跟风开始用。因为你进入了一个消费者互相参考意见的市场,当一个消费者看到周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一个事物、购买某种商品,就会迎来爆发式增长。
如果你把同样的设计思维培训推销给同一地区的10个中小公司,表面上看是进入了“北京市中小企业设计思维培训”这个细分市场,但只要不同公司的人在使用办公软件时不相互参考意见,这就相当于10个市场。
李叫兽说,“一个市场,就是一群消费者使用类似产品满足类似需求,并且相互讨论。”正确的市场描述,应该清晰地说明你的产品如何在一个能够参考意见的群体里满足需求。它往往是以“产品如何满足目标用户的需求”为定义,而不是以产品品类和用户人群进行定义。
比如你是卖扫把的企业,定义的市场是:“大学生为了迎接父母的突然造访,而临时打扫房间”。简短一句话,但形成了对所有人工作的指引。
产品部门的人知道了:
“既然是寝室大学生迎接突然造访,那么比起家庭用扫把,这个扫把对经久耐用、质量等要求不高(相比之下,家庭主妇对耐久性要求高),但是却要求价格低廉、体积小(好放在寝室不占地方)、简单易用(大学生可不太会复杂操作),那么搞个塑料的套装是最好的!”
渠道部门的人知道了:
“既然是迎接突然造访,那么就要求购买便捷性强,所以大型商超、电商等渠道就不铺了,着重铺到校园小卖店。”
文案部门的人知道了:
“这部分大学生可能平时没有打扫房间的习惯,嫌麻烦,所以着重诉求点应该是省力省事,所以应该突出‘一套就够了’的概念,告诉大学生,房间迅速整洁,不用到处采购,我们一个套装就够了。”
同样,公关部门、服务部门甚至人力部门,都有了工作的指导方针。
——摘自李叫兽 《做市场的人,不一定知道什么才是“市场”》https://mp.weixin.qq.com/s/_OQ4WlhuhFBY9B-n6zg7dw
3.品牌故事
《未来简史》中尤瓦尔赫拉利给了我们一个非常亮的概念,叫做叙事自我。叙事自我在不断的编制一些故事,让我们感觉自己生活的非常有意义,或者是至少觉得自己的生活是逻辑自洽的。而与叙事自我伴生的另一个概念叫做体验自我。体验自我只尊重当时的客观体验,尤其是体验的峰值和终值。
正是因为叙事自我的存在,我们口中的自我,其实就是脑海中一连串的故事。正如国家、神和金钱一样,人类文明进步的都是建立在虚构的故事上。每个人的叙事自我,都会丢下我们大部分的体验,只精挑细选留下几样,再与我们看过的电影、读过的小说、听过的演讲、做过的白日梦全部混合在一起,编织出一个看似一致连贯的故事,告诉我们自己是谁、来自哪里、要去哪里。
品牌,一样是存在于人们大脑虚构的故事之中。品牌不是公司办公的大楼、不是公司的员工、不是公司的技术,品牌是根植于用户脑海中的品牌故事。只要还有用户记得这个故事,品牌就将继续存在。
1984年,费舍尔(Walter Fisher)提出了“叙事范式”的概念。这一范式的基本假设是,人是叙事的动物(narrative beings),“体验和理解生活,就像经历一场持续的叙事,它有冲突、分享、角色扮演、开场、中场和结尾”。
因此,说者应当为听者提供好的理由,花力气讲一个让人佩服的故事,而非生硬地加工证据、枯燥地展开推理,或者企图建构一个牢不可破的论点。叙事范式强调了人是讲故事者,同时认为价值、感情和美学构成我们的信仰和行为的基础。换句话说,我们更容易被一个好故事而不是一个好论证说服。
我们要用故事去传递价值,因为故事是我们每个人传递和交流价值的最佳载体。 每个故事都有一个主人公、一个情节和一个愿景。我们都会伸直脖子去倾听,因为我们人生都有要面对并且处理这些未知的时候。这些时刻尽管让人激动,它也让人恐惧,因为我们可能会做出错误的选择。我们都非常好奇如何能够在面对未知时带来变革并且做出好的选择。
品牌故事就是从我到我们共同行动故事。 当你创造出自己的故事之后,你就会开始学习与他人的关系,进而形成我们的故事,带来大家制定策略、共同行动达成最终目标。
好了,营销模式的分享就到这里了,希望对你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