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是一个严肃的人,很少看到他露出笑容。爷爷有三大爱好:抽烟、喝酒、看书。爷爷一辈子不吃荤,却做得一手好饭。每到节假日,爷爷在后厨忙不停,我们这群小鬼头儿时不时偷偷地拿一块儿放到嘴里,爷爷在后面皱着眉头,眼里含着溺爱,“你们这群兔崽子,看一会儿,打屁股”。
爷爷排行老大,在家族和村里颇有威信。靠挣工分的年代,爷爷负责村里牛马驴的采买,一个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活计。实行承包制后,爷爷带着爸爸叔叔们承包了村口的果园,在树苗下种草莓、西瓜、茄子各种水果和蔬菜。爷爷是一个认真严谨的人,同样的一片地,我们的果子比邻家的更多更大更鲜美。爷爷上了第一台浇水机,上了第一台打药机,羡慕了多少人。汩汩的地下水浇灌着,是希望和收获。
爷爷不离手的是烟斗和烟袋,黄色渍迹的烟斗年头很久。爷爷轻轻地在桌边“磕磕”几下,烟灰不情愿地乖乖地走出来,用一块小布轻轻把周围擦干净,捻起烟丝,平整地铺好,点上火儿,深深地吸一口,鼻子就冒出两股烟。我们闹着追着,回头看爷爷,眯着眼,散着幸福的光。后来爷爷老了,听力下降了,只有我们几个孙辈儿的话,每句都懂。
爷爷白酒不离身,每顿饭都要来上一小盅。酒,精心的放在炕边柜子,品种很多。爷爷把酒盅倒得满满,低头“吁”一口,即将溢出的就流进肚子去,自带满足感和胜利感。每到节假日,爷爷让小子们也来上一口,“咱老付家,没孬种,来”,我们的酒量就是这样来的。
爷爷没上过几年学,很爱看书,也是我读书的启蒙老师。爷爷家没有那些世界名著,有的是一些流行的小说和杂志,《红岩》、《岳飞传》、《西游记》、《十月》、《故事会》等等。没事儿的时候,爷爷就靠在炕头,读几页。因为爱读书,爷爷格外地喜欢我,他从村里老师那里借书,还会让城里的姑姑帮着代买。爷爷总是说,“这个家里最能哭的一个女娃会是最有出息的一个”。那个年代,偏远贫乏的农村,能读很多书是一件奢侈的事儿,我有幸遇到了。直到大学,每次去看爷爷奶奶,他们都会拿出包了很多层的手绢,抽出一张毛主席,让我要好好学习,我是他们的骄傲和自豪。
那一年,远在四川读书的我,接到四爷爷的电话,他跟我说“你爷爷走了”。我不能相信,为了不耽误我的学业,家人都没有告诉我。我痛苦,泣不成声,内疚、意外、自责、不舍,我不知道如何面对,子欲养而亲不在。
恍惚间,爷爷叼着烟斗,喝着小酒,就在那里。我走近,“爷爷,你还好吗”?爷爷吐着烟圈,抿了一口,慈祥地看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