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下这个标题,着实把自己吓了一跳。
怎么想出了如此空泛,庞大的一个口号?甚至有点像某种言情小说,要载人穿越至明清时代。
但,看完文章,你就知道了,我这标题不过是取了张爱玲小说的灵感,在此虚张声势而已。我要谈的“盛世之爱”,琐碎到不能在琐碎。
今早,正在翻读张爱玲的《倾城之恋》时,微信突然响了。
“你怎么也写《前任三》啊,好烦啊。我看到就烦,这两天到处都在写这个。” 屏幕上赫赫显出这几个字。
我一时怔忡,一大清早就被吐槽,竟还欲辩无言。
确实,这几天写这个的太多了,但是,我写的每一篇文章,都只为取悦自己,所以到也就没有太在意这个话题是否被消费太多。
于是,我就回了一句:”我知道。你就不要点开看啊。“
后来又聊了几句,才发现,朋友本质上不是讨厌这个话题的泛滥,而是在烦恼:“看这些看多了,就觉得自己都遇不到真爱了。”
这句话,确实很符合我这位朋友了。
她长相可人,五官娟秀,属于典型的甜美长相。
这样的人,再怎么低调含蓄,也无法制止自己被迫招蜂引蝶,所以追求者长期络绎不绝。俗话说的——备胎绕三转。且备胎里永远不乏比前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
她的恋爱经历自然是丰富了。可是,这人却从来看不出“爱情”的印迹。
嗯,我时常觉得薛之谦的《像风一样》,大概形容的就是她这一类人吧。来无影,去无踪。她总是可以如风一样,从上一段感情,轻松穿梭到下一段感情中。
不是对爱敷衍,而是对爱彷徨。她其实在言语中,如每一个小女生一样透露着对永恒爱情,和美好婚姻的向往,甚至她有时候会单纯渴望一场真正的爱情。
可是,她的爱情,总是如流水一样,流过前任,又去到另一个人那里。
越是容易喜欢上一个人,就越是抓不住爱。
那些爱过的人,对她也都挺好的,有些甚至说很好。但是,她总是在一个出其不意的时刻,就跟别人分手了。
原因归根结底,就是那个人,给不了她继续走下去的信心,或者说是走向婚姻的信心。
这些信心的崩塌,可能来源于一次不贴心的照顾,一次不愉快的对话,一次观念的冲撞等。总之,堆积起来,就足以让我这位朋友去义无反顾当个终结者了。
如此反复,她便成了惯性。在每一段关系中,她都做好了随时观察,随时撤退的准备。
这样似乎也没什么不好,她会知道自己更适合什么样的人,也可以免去很多伤害。
但我始终觉得她少了点什么。
直到今天,她跟我说:“我觉得我的现任并不是那么爱我,并没有前任对我那么好。可是,我却越来越喜欢他了。好可怕。”
她遇见我这种朋友,也挺可怜。我竟然不道德地笑起来。
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这可能会变成一种好事。是的,她该被“收拾”一下了。
她该去感受一下什么是“头脑发热”的爱了。
就在我鼓励她勇敢去喜欢一次,并且答应了她,如果失恋,就陪她喝酒以后,我又翻开了《倾城之恋》,把最后几页看完。
忽然看见书里,范柳原对白流苏说的这一句话:“我们那时候大概忙着谈恋爱了,哪里还有功夫恋爱。”
我想,我的朋友这次也该去恋爱,而不是”谈“恋爱了。
可是,出于长远考虑,我还是不能否定,我这样的怂恿会一不小心让朋友受伤。
张爱玲说:“女人分为两种,一种是看《红楼梦》的,一种是打麻将的。”
如果你的朋友,很不幸,不仅要看《红楼梦》,还要看《张爱玲》,甚至有时候还要打打麻将。她在感情上跟你的建议,你还要要不要听?
真是为难。
对了,张爱玲下半句说了,在婚姻里,最好找个打麻将的。
那么,问题就来了,我给朋友的建议,大概是不利于她想要冲着结婚而恋爱的这个目的了。反而是她自己那一道法则,更利于她自己摸索出爱情婚姻相处之道。
如果现代人要走向婚姻,可不是就要考虑对方是否能让“我”安稳?现代人,似乎总是要在保全自己的基础上,才有余力去谈爱别人。我从不反对“人唯一不能辜负的就是自己”这种观点,可是很多人分不清“不辜负”和“自私”。
与之相反的是,或者,人总是在灾难面前,才会想要格外珍惜。
《倾城之恋》里面,白流苏和范柳原在和平时期,谈一场恋爱似一场博弈。白流苏在某种程度上,一开始对待爱情的态度和我朋友很像,总在考虑,掂量,所以从不踏实。
只是,时代的动荡成全了白流苏的倾城之恋。在战争之后的一派荒芜中,白流苏突然意识到:“在这动荡的世界里,钱财,地产,天长地久的一切,全都不可靠了。靠得住的只有她腔子里的这口气,还有她身边的这个人。他们把彼此看得透明透亮。仅仅是一刹那的谅解,然而这一刹那够他们在一起和谐地活个十年八年。”
可我们身逢盛世。没可能再被时代成全这样一份“倾城之恋”。
这就也罢了。在这盛世,虽没有战争动乱,却也没有那么多好运可以保证人总是能处于四平八稳的“自我保全”中。
难怪秋微要发问了:“假使说‘灾难’和‘保全’都是可遇不可求的,那么被所有人反复念叨的爱情,岂不是举步维艰,生存环境狭小到令人堪忧?”
我十分想要帮秋微拿掉这个问号。
兵荒马乱的时代,容不下个人主义,可是总有地方容得下一对平凡的夫妻。太平盛世年代,容得下种种主义,可是却很难有一个属于爱情的生存空间。
也许像《莫失莫忘》里的这段话吧:“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爱情。只是,到爱的终极,爱情则是属于生命的,并不是属于生活的,信仰亦然。它却是应当存在与一种纯然和绝对中。然而,这种纯然和绝对,又是相对的。”
我至今仍然不是特别能解读清楚,这个“相对”到底指的是什么。
我只知道,在这个时代,爱情和生活,自我却是很容易相对而立。
但爱应该是属于神性的。因为,神从不会让人为爱而对立。所有的对立,都是人造的。
而我所理解的,人所能受到的属于神性的,爱的感召,就是属于人心深处的真实的存在。
我不知道,这么说来,能不能被我朋友理解。我也不确定,如果有一天她分手了,会不会想把酒瓶直接砸我头上。
但是,我希望朋友理解,也希望她不会有要找我喝酒的机会。
因为,之所以这样告诉她,是我会担心,她在扣门拜访爱情的途中,忘了提上访客的“礼物”——所谓,爱。
如果你找到了对的门牌,且主人为你开了门,而你却两手空空,那多尴尬,对吗?
好了,这个虚空的标题到这里算是勉强被自己圆回来了。
但是,值不值得一看,还是得看的人说了算了。反正,我是很没有底气的。
因为,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一个单身狗要去帮一个情史丰富的人做这样的剖析。
嗯,大概是因为我是一个爱看曹雪芹,爱看张爱玲,还爱看秋微的朋友吧。
所以,出于良心,我得说,看我这篇文章的更大意义在于,你们收到了我对于以上三位作家的强烈推荐。
尤其是,如果你也觉得爱很困惑。那么看看这些女作家的作品吧,你会发现,她们比你还困惑。
而我写下这些文字,实话实说,大概是因为今天,跟好朋友,聊了一个好天;看了一本好书;听了几首好歌。
哦,对,还烙了一个好饼。
这都是盛世赐予我的“大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