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一个又一个21天的积累

又一个21天过去了,在这段时间里要工作,要写作,要做导图,要健身,要照顾家庭,虽然很辛苦,但收获更大。

21天课程的收获

连续2个21天,不断的推翻着自己原有思维,如何结构化输入成为我重点攻破的难题。

带着问题找答案,这个21天学到了什么?

一、结构化输入的基础

图片发自简书App


无论是做事情还是学习,基础都应打好。尤其是要想结构化输入,明晰结构化输入的基本概念是关键。在学习思维导图这件事情上,基础概念就是okss四步法。

思维导图四步法

O概览

1)为什么?
明白在讲什么
2)做什么?
主要内容、重点是、与我的联系 ;
3)注意什么?
要一气呵成,不要陷入细节

K抓重点

1)目的是什么?
明晰、细化关键内容
2)要点是什么?
文章有几个重点、重点的支撑内容、重点之间的联系

S结构化

1)目的是什么?
将内容结构化
2)方法是什么?
使用金字塔结构写出来,注重从塔尖到塔身内容的精化。

S陈述

把内容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写出来,它是最好结构化输入和输出的工具

二、基础学习中的错误

图片发自简书App


在《把时间当作朋友》这本书中,李笑来老师指出“学习的困难和思维困境是因为之前在学习基础概念的时候不加重视造成的---没有例外”,很多人在学习的时候基础概念没有弄清楚,却尝试更多的方法去做事情。最后终于失败告终。

这点我在这次21天的思维导图网络课堂中,就是因为自己基本概念没搞清楚,提炼的导图结构不清晰、描述不准确。

老师已经将基础概念提炼为文字版课件,自己粗略看了一遍,没有认真学习,认为更重要的还是微信课堂中,老师讲解的实践环节。所以看似勤奋的,每天听着老师的评论,做着老师留下的作业。但是成长速度是缓慢的,收获也是微乎其微的。我自认为是一个有错就改的好孩子,导图体现不完善、不全面,然后不断的寻找方法,直到有一天突然顿悟,老师早已在文字版课件中讲过了思维导图的理论提炼过程。“众人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一直在重复这样的错误,想想学数学的时候,开始总是先讲公式、定理,然后讲习题。公式定理没有掌握,做错题概率会增加。再如,工作中别人告诉你做事的经验,会仔细听吗?会分析如何应用?通常做了、错了、总结,才发现已有人总结并告知过。

为什么不能提前将基础概念学清楚、搞明白呢?学习往往是将基本概念熟识,并实践修正的过程。所以我们只有在掌握了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再运用方法,才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如何持续训练结构化输入

图片发自简书App

学习任何一项技能都没有捷径,思维导图也不例外,只有坚持和重复。

1、坚持

曾经看过一句话很粗但很有哲理的话:再牛逼的人也抵不过傻逼一样的坚持。学习是一生都要做的事情,坚持的力量不能丢弃,否则高效系统的学习就是空谈。

2、重复

刻意练习、精要其实都是重复,简单事情有方法的重复,练就大神。

3、方法

有了坚持和重复的精神,那么就需要正确的方法。高效的输入才能有效的输出,思维导图是强有力的工具,学会它就奠定了输入和输出的基础。

尝试新方法、迭代老方法、发现并修正错误,在成长的路上坚持、并有方法的不断重复,过程中需要的是一个又一个21天的积累。

END


我是夏紫茉,生活在北京
工作时间:朝九晚五上班族
业余时间:学习中实现财务自由的践行者

读完文章有收获,记得打赏、关注和点赞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