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话想说,提笔只剩呵呵。虽料到这些人不会与你念真情,但未免表现得太过赤裸裸。
一个老师,他能有多少风光,他就能经历多少荒唐。荒唐的从来不是孩子,而是家长。若不是疫情,若不是怀孕,她也许会一直天真地认为:不喜欢你的人一定不主动往你跟前凑,背后搞鬼的,肯定是对你爱搭不理的。
从她一走进这个班,就有个积极的家长,留微信,要电话,嘘寒问暖体贴入微甚至投其所好,她是个慢热的人,对于这种毫无征兆的热情向来敬而远之。日子就这样在你笑着追我躲着跑的和谐气氛中溜走。转眼,初二上半年结束,随着寒假来临,新年也悄然走近。经过一年半的相处,她终于缷下防备,愿意和积极分子聊聊天,互相学习育儿之道。
没想到,这个寒假,史上最长,全国抗疫终于结束,五月,终于开学。但她由于怀孕,请了两个月的假。一天,校长来电,说她被举报校外私办补课班,推荐学生补物理。彻底懵:一个语文老师推荐学生补物理?!物理?物…理…!之前那谁问过,假期用不用补补物理,孩子有些吃力。她当时建议看情况,为了中考,该补就补补。难道是?不可能吧,平时看那个家长那么好,肯定不是,但是谁呢?
正想着,手机响了,正是积极分子:老师,这你也不带我们孩子了,咱上学期交的班费是不是该退给大家?我算了下,大概还有90元,人均2元,还有上学期花费记录告诉我一下。
班费?一直是班长在管,一个大男孩儿,让他及时给大家公布花费情况,但同学都信任他,从未在意。为了教给孩子们勤俭节约,她在校篮球赛的时候特别叮嘱班长:队员班费买水,但不许买饮料。队员们非缠着班长要喝饮料,无奈,班长自己掏钱请大家喝了饮料。后来她知道了这件事,心疼班长,拿自己的钱给了班长。此时问她班费剩多少,她还真是说不出。
闺蜜的电话把她从这万千思绪里拉回来,闺蜜听她诉说着,电话里埋怨着:叫你瞎走心,早跟你说了和家长相处一定要留个心眼,千万不能让他们抓住把柄,你偏不信,逮啥说啥。
是吗?真的是这样吗?那个家长真的是因为我不再是她孩子老师而翻脸不认人了吗?那之前的种种都是装出来的吗?我怎么就信了呢?我休息一段时间,还是计划把孩子们送到毕业的。当我再次走进教室,该以什么样的心情面对她的孩子呢?她是不是还会像以前一样积极呢?一边想着这些问题,一边走出家门。后来的事,后来再说,此刻阳光正好,不容任何不相关的人来打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