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老友漫步。在老北京胡同。国子监街,五道营。因为不是旅游时间,所以即便是热点景区,国子监街也静悄悄的,没什么人。胡同本来就是这样的。老北京本来就是这样的。
若有其他地方的朋友来,第一次的,当然要去天安门和故宫。第二次的,就得去胡同了。否则你说来过北京,那么北京是什么?是和上海、东京、纽约长得贼像的国贸夜景么?是三里屯流光溢彩的妖艳之风么?
你以为我会说不是。其实我会说是。这都是北京,都是这座城市的样子。当你第三次、第四次来,我就不再带你看胡同了,该看属于现代的那一面了。
你瞧,我对北京的个性就是这么看的:先是政治的,再是历史的,然后是现代的。你和我的看法一样么?
中国所有的城市都如此矛盾。明明衣袂飘飘仙风道骨,却被炮火点燃、烧焦,以致灰头土脸、狼狈不堪,好不容易从废墟里爬起来,第一个想告别的,就是骨血里流淌的旧容颜。整容三十多年之后,便成了你看到的这副尊荣——缺乏个性,难以识别。
建筑的个性在流逝,语言的个性在流逝,饮食的个性在流逝,风俗的个性在流逝……
不信的话,让你带点北京特产回去,看看能想起啥?那些果铺、茯苓夹饼之类的,除了送给外地人,在北京时你可曾主动吃过?它们都是已经死去的风俗,仅供展示的标本。
说这些,我可不是在为老北京招魂,本人没那个兴趣。我看到的是,旧的容颜在逝去,新的个性在养成,这个脚步谁也拦不住。我们无疑处在一个新旧交替的坎儿上,矛盾、纠结是我们这代人的时代主题,也是我们的宿命,逃不开、躲不掉。
如果你经常纠结,为一些人事摇摆不定,别伤心,认了吧,耐心地一点点解开各种疙瘩,遵从本心,活出个性,这才是上上策。当大多数人都能活出自己的个性的时候,纠结的时代就过去了,一个新的城市个性已经崛起。
路过一家小店,竟然在放久违的《花火》。一首当年的老歌,流淌于星际时代的胡同里,十分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