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罗辑思维的大神李笑来《走向财富自由之路》,其中一篇主题文章提到人生最大的枷锁就是安全感——人们不愿意去放弃百分之百的安全,竭尽所能去追求所谓的稳定和确定。思绪顿时飘摇。
多年以前,我曾在百度上搜索:“如何让自己的内心强大”。 彼时的我刚刚结婚,对生活巨大的不确定让我惶惶不可终日。我终日沉浸在对伴侣的各种猜测之中,电话不接,短信不秒回,脑袋里就上演各种大戏。整日浏览网上的负面信息,各种凤凰男的背叛,婆媳的不合……兑入自己的生活,让自己活生生的成了主角,滋生出各种负面情绪和对周围人的深深恶意。
所有的生物自产生以来就逃不开安全这个概念,弱肉强食的食物链世界里,安全是生存的第一需求。但百分百的安全感是否在生活中更加有利?
低等生物是双侧视觉,眼睛分布在脑袋两侧,视线不能聚焦,但视觉范围更加广阔,这种没有视觉盲区的生理结构让它们在自然界更加安全。而人进化后的双眼处于平面,视觉范围缩小出现很大的视觉盲区,但牺牲了部分安全的结果是:人类由此能长时间观察和思考,从而进化出大脑皮层,彻底改变了大自然的食物链结构。
从这个角度上说,个体的安全感缺失实在只是生物程序化的自发反应而已。而放弃部分安全在竞争的角度反而更加有利。
那到底什么是安全感?
所谓安全感就是渴望稳定、安全的心理需求,一种对人对事的确定感和可控感。基本纬度很大程度上和我们的成长经历有关,根据安全感和依恋的程度,大致分为4个类型的人格。
1. 安全型:两个人之间的和谐互动,这种互动中,双方都积极的根据对方的感受或行为调整自己的回应 (人群占比65%)。这类人是周围大多数的健康人群,在成长的过程中得到积极回应,形成了积极的正反馈人格。认为世界是可靠的。原因牺牲自已一部分安全感去信任别人。
2.抗拒型:对互动过程表现矛盾,期待亲密关系又喜怒无常,但在失败时表现愤怒。(人群占比10%)这类人的照料者在抚养过程中表现不一致——时而表现热情时而冷漠,大部分时候冷漠,导致这类人采取的方式也很极端,例如纠缠,哭闹或者其它方式,在得不到回应时会很愤怒和怨恨。
3.回避型依恋:主要表现为冷漠,对别人的主动行为表示回避。(20%)这类人在成长过程中遭遇照料者要么冷漠无回应的抚养方式,要么过于热心喋喋不休在厌倦时仍提供刺激的极端方式。
4.组织混乱、方向混乱型:最不安全的一个人格,混合了2,3的行为特征。(5%)这类人在生长的过程中遭遇极端的忽视或者虐打,导致他们既希望接近同时又希望回避的混乱状态。
世界总是自我和环境的集合,具有积极或者消极倾向的人在面对环境积极或者消极的刺激时就形成了不同的冲突。我大概就曾属于那不多的10%的抗拒人格中。渴望得到亲密关系和关注,却又害怕各种意外,臆测了对方的表现,也纠缠,也哭闹,也热吵,也冷漠……在精疲力竭中消耗注意力,时间甚至生命。
那如何才能让内心强大?
所幸,人类认知的强大就在于改变,改变自己的观念,改变大脑的沟回,改变自己的行为。我们也有着无数的理论来说服我们朝着积极的方向去。在多年努力的学习,思考,积累,对生活的深深反思中,慢慢的走出了那个纠结的自己。在我升级的认知里逐渐形成了以下的概念,也让自己更加理性。
1. 百分百的安全感根本不存在;不再纠结于“消除不确定性”。毕业找份好工作,找个好男友好老公,甚至赚很多钱都不能拯救“安全感”。安全感来自于我们接受未来不确定,不再纠结于海市蜃楼般的百分百安全,去相信别人不会利用自己,去信任和合作。
2.自我成长是提高安全感的基础。人生是没有终点的,毕业了要继续学习,结婚了也要继续经营关系,哪怕财务自由了你还是要继续成长。安全感来自锲而不舍的成长和相信世界无论如何变化,我们也有着坦然掌控自己生活的能力。
3. 最后一点,如果你不是心理学家,尽量远离缺乏安全感的人。——自我觉醒的几率并没那么大,认知成长的过程很漫长。哪怕你自己是个缺乏安全感的人,和一个积极的人在一起,也好过两个消极的人相互消耗之后的一地鸡毛。
最后:我付费订阅了李笑来老师的《通向财富自由之路》,可以免费有5位同学分享。有兴趣的简信我,我把每周主题分享给您。希望认知升级可以为您带来安全感。
参考:
书籍:David RSchaffer/Katherine Kipp 《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
得到订阅《通向财务自由之路》李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