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至死》,尼尔.波兹曼,思想家、哲学家。这本书写于20多年前,但放在今天依然足以引发堵着的思考和思索。这是一本人人都应该读而实际上很少人去读的书籍。尼尔.波兹曼在该书中主要阐述了自己对奥尔德斯.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里面的担心:“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
作者通过两个部分11个章节分别来分析对娱乐至死的担忧。前两个章节媒介即隐喻和媒介认识论,比较偏理论,所以很可能有些读者在读这两部分的时候会有读不下去的感觉,其实这正是懒得思考的一种表现,我也一样,拿到书本急于知道作者为什么说娱乐至死,到底是哪一种热爱会要人命,诚然,这本书读下去,也是给我了相见恨晚的感觉,感谢遇见这本小册子。那么它到底讲了什么,等我慢慢地记录下自己对它的整理和梳理和思考。
第一部分
第1章 媒介即隐喻
传达思想的媒介,语言、文字、印刷术和电视,而这些所反映出来的不仅仅是我们看到的,这里的隐喻指他们包含和承载的更多的东西。“它们更像一种隐喻,用一种隐蔽但有力的暗示来定义现实世界,不管我们通过言语、还是印刷的文字或是电影摄影机来感受这个世界,这种媒介--隐喻的关系帮我们将这个世界进行分类、排序、构建、放大、缩小和着色,并且证明一切存在的理由。”
媒介的独特之处在于,虽然它指导了我们看待和了解事物的方式,但它的这种介入却往往并不为人所注意。我们读书、看电视或者手表的时候,对于大脑如何被这些行为所左右并不感兴趣,更别说思考一下。(p12)
看这句话,就知道,这本书就是一本引发人们思考的小册子,或许读这本书让我们认为我们有所成长,有所认识,会有作者讲到的印刷术或者文字带给我们的那种力量,这是一本真真正正的哲学小册子。扩大认知,当你读书的时候,这本书在赞美你。当然最终要的是,他在书本的最后提出的问题和建议。
“我们认识到自然、智力、人力动机或思想,并不是它们的本来面目,而是它们在语言中的表现形式。我们的语言即媒介,我们的媒介即隐喻,我们的隐喻创造了我们的文化内容。”
第2章 媒介即认识论
书本的主题,作者的本意:“在这本书里,我想展现给向大家一个发生在美国关于媒介--隐喻的巨大变化,作为这个变化的结果,哪些危险的无稽之谈成了我们公众话语的重要部分。在以后的章节中,我的任务非常明确。首先,我想证明,在印刷机统治下的美国,话语和现在有很大的不同----清晰易懂,严肃而有理性;其次,我想论证在电视的统治下,这样的话语怎样变得无能而荒唐的。”
思想家就是这样,他们会深究一个显而易见的有问题的现象,不断地去论述自己的观点。这本书,读起来更像是尼尔.波兹曼在你的耳边不断地讲述他的观点,这是一门课,他在给读者上课。
在这一章,作者很明确的告诉我们,媒介,比如铅字、比如电视,直接影响着文化,形成着文化,对人们认知这个世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媒介的改变,并不会带来人们思想结构、认知能力的变化。“电子媒介决定性地,不可逆转的改变了符号环境的性质。在我们的文化里,信息、思想和认识论是由电视而不是铅字决定的。”电视污染了公众话语--对话多采用的政治、宗教、信息和商业的形式,公众话语的严肃性、明确性和价值都出现了危险的退步,比这铅字和印刷术时代。明确电视只有也仅有娱乐功用。利用电视进行政治、宗教、信息、商业甚至教育的想法都不可能超越电视的娱乐功能,反而会被电视娱乐,书本后面有一句话,等到写到哪一章的时候,我来转载。
第3章 印刷机统治下的美国
这一章谈了印刷机在美国的形成、发展,以及对美国的社会和人们带来的影响。
“德美浸礼会教派的观点:不可记录汝等之教义,更不可将其印刷成文,否则,汝等将永远受其束缚。”表达思想的方式用文字的时候,势必要改变人们的思想和认识,这一章对印刷术在美国的发展历史的表述很清晰,可当做资料翻阅。我们认识到爱读书的美国人,不过,印刷术,也就是书本时代公众话语是严肃而理性的,对演讲术的迷恋,势必让美国人去寻找一种东西可以让更多人的不必到现场而能够观看聆听演讲,所以电视的发明也不足为奇了。书本带给我们的思考,是逻辑能力的不断升级,而电视就比较悲催了,它带给我们的是什么呢,在书本的后面有一章作者有专门的论述。
第4章
印刷机统治下的思想。这一章谈到了美国人对演讲的迷恋,“这是怎样的听众啊?这些能津津有味地听完7个小时演讲的人是些什么样的人啊?这些人把这样的场合作为政治教育的一部分,他们认为这是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而且他们早已习惯这种极为耗时的演讲。”这需要听众具有超常的注意广度,这在当今的电视文化中是不存在,“电视文化中的人们需要一种对于视觉和听觉都没有过高要求的平白语言,有时候甚至要通过法律规定这样的语言。”那个时代的一些演讲,对于当今的听众来讲无异于天书。
对演讲的热爱,说明十九世纪中期美国人对书卷气息的眷恋,喜欢那种书面语的风格。
“印刷文字,或建立在印刷文字之上的口头语言,具有某种内容:一种有语义的、可释义的、有逻辑命题的内容。。。在任何利用语言作为主要交际工具的地方,特别是语言一旦付诸于印刷机,就不可避免地成为一个想法、一个事实或一个观点。。。如果要写下一个英文句子却不想表达任何意义,那是很困难的。。。如果一个句子不能起到陈述事实、表达请求、提出问题、明确主张或作出解释的作用,那它就毫无意义,就只是一个语法的空壳。所以流行于18世纪和19世纪的美国的话语以语言为中心,意义丰富、内容严肃。”
“从16世纪的伊拉斯谟到20世纪的伊丽莎白.爱森斯坦,几乎每个探讨过阅读对于思维习惯有什么影响的学者都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阅读过程促进理想四维,铅字那种有序的排列的、具有逻辑命题的特点,能够培养“对于知识的分析管理能力””。
“在18世纪和19世纪,印刷术赋予智力一个新的定义,这个定义推崇客观性和理性的思维,同时鼓励严肃、有序和具有逻辑性的公众话语。”作者用宗教、律师的举例说明这个事实。
理性的结束、娱乐的开始,在美国的报纸广告的发展上呈现出来,这是印刷术统治下,思想日渐衰落的象征。
作者对于这个时期的书本时代,取了个名字“阐释年代,是每个读书人可以感受到的特征。“阐释”是一种思想,一种学习方法,一种表达途径。所有成熟话语所拥有的特征,都被偏爱阐释的印刷术发扬光大,富有逻辑的复杂思维、高度的理想和秩序,对自相矛盾的憎恶,超常的冷静和客观以及等待受众反应的耐心。
第5章 躲猫猫的世界
躲猫猫,在作者看来就是空间不再是限制信息传播的、不可避免的障碍。始于电报术的开始。在电报创造的信息世界里,人们失去了行动的能力,其实就是思考的能力,整个世界都变成了新闻存在的语境。对于当下智能手机的时代,这种躲猫猫的比喻,像极了我们的手机信息时代。人们每日不停地刷手机,微博、头条、抖音、微信朋友圈等等仿佛都给我们带来的很多的信息,但是事实上却与我们本身并无关系,“到处是水却没有一滴可以喝”,非常贴切的形容,刘易斯.芒福德:“它带给我们的支离破碎的时间和被割裂的注意力。”电报的主要力量来自它传播信息的能力,而不是收集信息、解释信息或者分析信息,你在手机上看到的东西转瞬即逝,这一条压过上一条,无论是不是有分量的一条,新闻记者和媒体工作者不遗余力的为着流量,上传着一条又一条,而拿着手机的你就像被喂的鱼,没有人管你的消化吸收,拿着手机就在不停地膨胀膨胀再膨胀。。。这一个章节真的每个人都应该去读一下,然后反思我们对手机头条的反应。
这对反思当下的手机信息时代,真的是很好的材料,作者的分析能力辩论能力,都让我们时时刻刻地想着我们玩手机的状态。
“对于电报来说,智力就是知道很多事情,而不是理解他们。于是,对于莫尔斯提出的问题,上帝创造了什么?--我们有了一个令人不安的答案:一个注满陌生人的拥挤的社区,一个破碎而被断裂的世界。”当下,看看我们当下吧,是你在用手机,还是被手机消耗,手机的本意并不是消耗我们人类的时间和精力,但事实却是,我们在这个信息时代被无任何意义的消耗了,时间或者精力,且不自知。
接着,作者开始分析图像,摄影带给人们的影像。然后把论述引向电视时代。忽然想起来一个成语“眼见为实”,甚至我们现在本着这个眼见为实,对于没有视频和图像可以证明的历史抑或历史书籍产生了怀疑,历史书的真实性不在我们考虑范围,我们只是用我们相用的历史的史实和史料。对过去无法经历业无法眼见为实的事实采取视而不见。
书本第95页对19世纪末到20世纪的初电子对话的每一种媒介的加入,都步步紧跟电报和摄影术,并且在表现形式上有过之而无不及。。。所有这些电子技术的合力迎来了一个崭新的世界---躲躲猫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一会儿这个,一会儿那个突然进入你的视线,然后又很快消失。这是一个没有连续性、没有意义的世界,一个不要求我们也不允许我们做任何事的世界,一个像孩子们玩的躲躲猫游戏那样完全独立闭塞的世界。但和躲躲猫一样,也是其乐无穷的。当然,玩躲躲猫游戏并没与什么过错,娱乐本身也没有过错。正如有些精神病学家指出的,我们每个人都会筑起自己的空中阁楼,但如果我们想要住在里面,问题就出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电报和摄影术为中心的交流没接创造了躲躲猫的世界,但在电视出现之前,没有人想要生活在那个世界里。
以上是整本书的第一部分,接下来的第二部分,才是作者的核心辩论部分,看完之后,对于我们当前铺天盖地的视频课程,当老师的和做家长的都应该静静地思考一下,教育和娱乐,你的学生或者你的孩子在对着电脑上视频课的时候,他们的接受和学习思维是如何,加上自己的感受,认真地分析一下对屏幕教育的方式方法。抑或可以更进一步地思考一下你的孩子在学习的道路上应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