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加强校际交流,推进校间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为两校教师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与平台。11月24日,我校初中数学组与金马学校初中数学组联合开展了同课异构教学研讨、观摩活动。金马学校的部分骨干教师以及我校全体数学教师参加了此次教研和观摩活动。
此次活动由我校数学组的宋文峰老师与金马学校的张杰老师各执教《整式的加减》一课。活动前,两位老师精心研究教材,潜心钻研教法和学法,虽然是同一教学内容,但两位老师在教材的理解与把握、环节的安排与设计、活动的选择与组织、问题的提出与解决等各方面,都表现出了各自不同的特点和优势,展现了各自的深厚功底与教学特色。
宋文峰老师先是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出课题--《整式的加减》,同时复习了上节课的内容,为接下来的学习内容做好了准备,使得整个教学过程变的自然。新知探究中,宋老师通过对每个例题都进行分析,促使学生把握题目的重点,并在学生做题的过程中,充分注意学生在做题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引导学生总结其中容易出现的错误。本节课宋老师设置了不同层次和梯度的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从而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灵活运用。此外课堂中宋老师善于应用信息化手段辅助教师,利用展台进行学生的练习的展评,从而变得更加的直观,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张杰老师是一位非常有亲和力的教师,虽然是与四班的孩子们第一次见面,但孩子们都被张老师富有激情和感染力的课堂所吸引。同时张老师通过多样的形式如抢答、小组比赛等方式,活跃了课堂的气氛,使学生积极参与进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上张老师注重引导学生自主互助的学习方式,突出了学生课堂的主体性。学生依据学案,通过自己演算、小组同伴互助、个体演算、爬黑板、教师个别指导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完成了学习。整堂课,张老师教学环节紧凑,讲练结合,及时反馈,课堂容量大,效率高。当堂训练题、随堂检测题设计分层次,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两堂课结束后,两位老师先是对自己的本节课进行了简要的说课。针对两堂课老师们分组进行了讨论并做了精彩点评,肯定了两位老师的授课,大赞两位老师的教学亮点,并指出了需要改进的地方。之后,我校教研组长高婷婷老师发表了关于“计算课提升目标达成方法”的看法。高老师指出:计算课要注重学生“技能”目标的达成,课堂上要增加学生的动手参与度。授课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多练,让学生充分暴露问题,并借助“错误”剖析问题总结方法。通过评课研讨,老师们对于这堂课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大家收获满满。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这次思想碰撞交流中,教师们吸收了经验,拓宽了思路,感受到了经验交流与分享的价值所在。此次“同课异构”跨校教研活动的开展,推动了两校教师的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在同课异构的研究过程中,教师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改善教学行为,同时形成了对教材、教学对象、教学方法等独立和创造性的见解。达到了校际共研,共促共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