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你交了多少智商税
随着知识付费的盛行,质疑的声音也逐渐出现。而其中,「智商税」成为每一个知识商人和消费者需要思考的关键词。一些知识商人一边劝着消费者不要被收了智商税,又一边研究着如何去收取更多智商税;同样,一些消费者不断地缴纳者智商税,只希望能让自己不再被收取智商税。
那么到底什么是「智商税」呢?真的是和一个人的智商有关吗?
2016年,有一个清华大学教授被电信诈骗骗了1760万的新闻。我们却很难去说这位教授的智商很低。那么,智商税,到底是通过什么来收税呢?
《超越智商》一书中,作者给出了聪明人为何做蠢事的解释:理性障碍。如今也被称为认知缺陷。
2017年,我有两个被收智商税的例子。两个都来自知识付费,其中一个是我在《得到》订阅的《郝广才·今天》的专栏。并不是说专栏不好,而是我在购买前完全没有了解郝广才其人,对专栏内容也缺乏认识,并且在之前也毫无购买的意愿,只是在得到app听了一场直播后,被罗振宇的几句话打动,在短短1分钟内做出了决定。第二是微信一个公众号上发起的人类历史上的99个公式学习活动,每天学习1个公式,如果每天打卡,最终会返还付款。
最后的结果是,第一个专栏我大概听了10天,而第二个公式我大概学了5个。我相信这些知识付费是好的,但我并不应该是它们的用户。可我为何还是缴纳了这笔智商税呢?我想这与智商无关,而是我的理性判断出来问题:
- 我只了解了商品的好,却没有判断是否对我有用。
- 我只关注了商品的可能免费,却忽视了时间成本,以及高估了自己的执行力。
除此以外,还有信息的不对称。不过,用信息不对称谋取利益,有的人通过的是欺骗,而有的人通过的传递信息。后者正当,前者不道德。
那些打着「XX速成」、「30天学会XX」、「青年导师」的旗号,建起一个又一个收费社群、课程,可心里只想着如何利用营销、产品、心理学等内容,增加用户量,提高用户黏度的人,在我看来属于前者。他们利用信息不对等、用户的焦虑、盲目对比心态,只为获得自身的利益。
而真正的智者,获得了超越时代的信息、知识,却愿意成为返回洞穴的勇士,给更多人传递知识、信息、智慧,他们理应属于后者,我也愿意缴纳这份「智商税」,并尊称一声老师。
在当今时代,优秀的搜索引擎,可以让我们轻而易举的避开常识上的骗局(只要你愿意)。可是在知识付费的汹涌潮流中,我们又应该如何提高理性判断力,避免缴纳那些毫无必要的智商税呢?或许可以给你以下的建议。
追随大师的经典
如果我们无法分辨当代的智者与投机者,我们不妨把眼光放长,去关注那些经过了历史长河筛选,影响至今的大师的经典。武装好的思维方式
在缴纳智商税时的盲目、冲动,往往是被利用了人性的弱点,当我们了解到我们的弱点,并换以好的思维模型武装自己时,我们才能更清晰的进行理性判断。
例如当我们明白幸存者偏差,才会知道有些成功学并不适用所有人,而是应该取代以概率思维去思考;又或者当我明白认知吝啬或者锚定效应时,我们才能跳出商家给我设定的框架,而去采用更为合理的决策方案。对课程形成学习闭环:
我们的判断能力不能一蹴而就,既然已经奋不顾身的投入到知识付费的领域,何不把每一次的知识付费课程作为一次锻炼自己判断力的刻意练习。每一个课程完整的走完学习、吸收、输出、实践的闭环流程,给出自己的评价反馈,为下一次的选择和判断提供经验。交了智商税,别一起交了「智商」
当我意识到自己交了智商税的情况下,会立刻抽身,不在上面花费太多的精力,因为注意力与时间远比这些金钱更宝贵。
再有一点,人类会习惯为自己的失误找借口,找理由,以获得心理的平衡。甚至明明在知道自己被欺骗的情况下,依然会骗自己这些课程有用,只是自己没有好好学,到最后不仅交了智商税,还交了自己的「智商」。
2017年,不知道你交了多少智商税,又获得了多少回报。把损失的钱财忘掉,把获得的收获与教训记下,在2018年,成为一个更理性的学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