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有迁都的打算。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八月,他让朱标巡视陕西,想让朱标替他看一下西安是否适合做都城。
作为朱元璋的代言人,出去考察一下,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
可是回来后却发生了一件极其不平常的事情。
根据《明书》的记载,朱标巡视回来后,献上了陕西的地图。
朱元璋没让他闲着,让他去审判犯人,并且让吏部尚书詹徽在一旁辅佐。在审判的过程中,产生了意见上的分歧,朱标想要宽大处理,詹徽想要从重处理,朱元璋明确表示支持詹徽,朱标据理力争,说要以仁为本。朱元璋很生气,说了一句很重的话:“你小子难道想要当皇帝,来教导我吗?!”
诛心之言。
朱标害怕了,他没想到父亲会说出这样的话,不知道该如何作答,回去后一病不起。
第二年四月,去世。
朱元璋也没有想到,自己悉心培养的储君竟然早早地离他而去。
老年丧子,白发人送黑发人。 国家从此失去了一位明君。
他为此痛哭!
八月十一日,太子附葬于孝陵东侧,谥号懿文。
关于朱标病逝的原因,我在前面分散说了一下,细心的读者应该已经发现了,没发现也不要紧,我集中说明一下。
父亲的厚望带给自己的压力,漫长到似乎看不到尽头的储君之路带给自己的焦虑,与父亲治国理念的不同导致自己的主张无法施行的郁闷,都在慢慢煎熬着身子骨本就柔弱的朱标,特别是在巡视完陕西之后,他的状态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心力交瘁。这一次小小的患病就像导火索一样引爆了炸药桶,终结了他的生命。
何苦生在帝王家。
朱标明明知道自己的父亲治国严苛,可是在他的储君生涯中,一直坚持宽仁治国,真的是难能可贵。
朱标,一点都不软弱。
如果他没有去世,以后也不会发生那么多的事情,明朝的轨迹也不会发生改变。
已经65岁的朱元璋,不得不去考虑一个问题。 他需要选择一个新的接班人。
朱标是嫡长子,名正言顺,其他人自然没话说。
现在嫡长子没了,如果选择一个藩王来继承大统,那么其他的人肯定不服。
同样都是老朱家的儿子,凭什么你能当皇帝,我就没资格?
藩王起兵造反的事情,西汉发生过一次,叫七国之乱。晋朝发生过一次,叫八王之乱。
皇权争斗里没有亲情。
为了防止类似的事情发生,朱元璋必须坚持立嫡立长的原则,这是一点。
还有另外一点,朱标去世后,朱元璋来到京城东角门,当着大臣们的面痛哭流涕:“国家的储君没了,这可怎么办啊?”
有个叫刘三吾的翰林学士走上前去,说了这样一段话:“皇孙世适,富于春秋,正位储极,四海系心,皇上无过忧。”
朱元璋说:“善”
这段话看不懂没关系,我们只需要关注这里面的三个字:皇孙、善。
善,朱元璋表示同意,那么皇孙呢?
朱标的儿子,朱允炆。
第一个主人公登场了。
朱允炆的头盖骨长的有点歪,不好看,朱元璋不大喜欢他。后来发现他喜欢读书,非常聪慧,朱元璋才开始另眼相看。
十四岁的时候,父亲朱标生病,他从早到晚在病榻前侍候,一步都不离开。
朱标去世后,朱允炆把三个年幼的弟弟接到一起,方便照顾,同时也是为了怕他们无法承受失去父亲的痛苦,他尽到了作为一个哥哥的责任。
十六岁的时候,他被立为国家的储君。有其父必有其子,朱允炆和他的父亲朱标在性格上,是相同的,我在前面说过,朱元璋以猛治国,朱允炆不可能不知道,但是他仍然请求修改《大明律》中较为严苛的七十三条律法,朱元璋竟然同意了,这是个奇迹。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五月,朱元璋去世,他在遗诏里这样说:“皇太孙允炆,仁明孝友,天下归心,宜登大位。”
这个应该能看懂,我就不解释啥意思了。
十六日,朱允炆即皇帝位,改明年为建文元年。
这一年,他21岁。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