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这两个字,沉重,悲伤,是谁都不愿提及的,但是它却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无法回避,不会消失。
1.花圈
带孩子回家,小区里有老人去世,院子里摆放着三四架花圈。
孩子好奇的问,“妈妈,这是什么?”
我答:“这是花圈,人去世了,亲人给他做的花圈。”
“花圈上的字是什么?”孩子正在学认字,经常会指着不认识的字问我是什么。
“是‘dian’,意思就是想念,纪念,怀念,是对死去亲人的寄托”。
“那我们会死吗?”
“会的,是人都会死的。”
“那爷爷奶奶怎么还不死?”
我忙说:“千万不要当着别人的面这么说,是人都忌讳的,没有人愿意死。死是悲伤的,不好的事。”
孩子似是而非的点点头。
朝阳似的宝贝,怎么能理解死亡的意义,他们的脑海里全部都是美好的童真。
在这个话题上,我选择不去逃避,开诚布公的跟她提“死亡”。
可能她不太理解,但至少在她将懂之际埋下伏笔,不愿闪烁其词增加她的疑虑。
有时她也会问,
“我们能活100岁吗?”
“公鸡的寿命是多久呢?”
“蚂蚁的寿命是多久呢?”
我说:“我也不知道,我们百度查一下吧。”
在我回答她后,她并没有太大的反应,就像是告诉她母鸡会下蛋一样,只是个科普而已。
2.长生不老药
有一天,孩子跟我说要制作长生不老药给家里的每个亲人,包括她自己,要我给她买制造长生不老药的材料。
她说:“我不想死,我也不想让你老”。
我就安慰她,说你长大了制造出来给我们吃呀。
其实我也是很怕面对死亡的,孩子的情绪勾起了我的焦虑,但我不能在她面前表露出来,加重孩子的情感负担,只能故作轻松,开玩笑的一语带过。
长生不老只是个神话,不老即不死,世上哪有这样的事。
但孩子的世界是单纯美好的,虽然不避讳死亡,却也不想急于澄清。随着她的成长,她会慢慢有能力去理解和面对。
死亡是我们终其一生都无法逃避的话题。如何坦然面对,则是需要我们终身去修炼的。
3.直面死亡
护办室里,我镇静的处理着手头的工作——撕掉所有关于这个病人的治疗卡片,处理医嘱,联系太平间的工作人员。一切都处理得有条不紊。
走廊上,家属们急步穿梭着,焦急的询问,取东西,一片嘈杂。
十几年间,我面对了无数次的死亡,这次只是又一次经历的重现。
同样是枯瘦如材的老人,连翻身都不能,打着永远没有尽头的点滴,身上插着各种管路。眼睛里闪烁着对生命最后的渴望。
他们也曾经是稚嫩的孩童,有着自己的人生轨迹,经历过种种磨难来到生命的终点,却只能痛苦无助地躺在病床上迎接死神的到来。
此刻的他们已不能言语,无法探知他们心里的想法。死亡就像一张大网,慢慢的将他笼罩,一点点吞噬他的生命之光。
我曾经遇到一位老人,天天把死挂在嘴边,好像满不在乎似的。
“死就死吧,总有一天会死的,一了百了。”
但是,死神不会因为你不惧怕他就不来到。
临死前一刻,他的眼神里充满了恐惧,垂死挣扎,然而最终还是没能逃脱死神的毒手。
死去的人,灯枯油尽,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了无生气。
刚开始的时候,我无法接受这种变化,好好的一个人,怎么就变成这副模样了?对于死亡,我无法接受,也无法面对。
但是现在,我已把死神当成了我的战友,因为我知道,我们的存在都是为了减轻他们的痛苦。
因为对于饱受疾病折磨的病人来说,死亡是最好的解脱。
生命最后一刻,当询问家属是否积极抢救时,他们的选择是放弃抢救,让老人少受痛苦,安详的离世。
既然死亡不可避免,那就只能接受,让逝者存留几分尊严。
有时候我会一阵恍惚,感觉自己像站在生死分界线上,一边是死亡,一边是生界。我看不清楚死亡,却在生界里继续感知着一切——这是逝者死后的世界。
这个世界继续有规律的运转着,并没有什么不同。
4.三次死亡
《寻梦环游记》里有一段话是这么说的:
据说人的死亡有三次。
第一次是生理意义上的死亡。
第二次是法律意义上的死亡。
而最后一次,是当所有人都忘记你了,那么你也就从这个世界上彻底消失了。
这是对死亡最好的理解。
我们每过一天就离死亡更近一天,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到来。但是无论早晚,它必定会降临,这是确定的事。
那么在我们死后,记住我们的人又有多少。只有伟人才能流芳百世,而我们最后不过像被荒草逐渐掩埋的田间小径,慢慢得了无踪迹。
在有生之年,我们能做些什么才能不枉在这人世上转悠一圈。
有一位老铁写出了我心中的答案:要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
公园有一块告示牌这样写:人生不在乎活的长与短,而在于顿悟的早与晚,生命不是用来更正别人的对与错,而是来实践自己的精彩生活。
心中有了答案,面对死亡就更加坦然。
愿我们都能“生如夏花之绚烂,死若秋叶之静美”,无悔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