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今天很严肃,十分严肃,非常严肃地问你们一个问题:
你们单位/学校,过平安夜,送不送苹果?
No no no 不是这个Apple……
而是货真价实,可以吃的苹果↓
小编上学的时候,每到平安夜,同学们总会互相赠送苹果,而且,还很有讲究:
送一个苹果,表示“祝你平安”。
送一个苹果+一把花生,表示“祝你一生平安”
送一个苹果+一个橙子,表示“祝你平安,心想事成”
学校里,还流传着平安夜送苹果的传说:
但是,12月24日24个1角硬币并不能买得起一个苹果……
每到平安夜前夕,各地苹果的价格就像绑了窜天猴——上天了!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送苹果”不是从国外传入的。小编查阅资料后发现,几乎只有捷克的圣诞习俗与苹果稍微沾了边。
在捷克的圣诞传统习俗中,切苹果是一种对来年的预测。他们将苹果切开,如果第一下能看见苹果核,就预示来年有好运。
关于平安夜送苹果,小编在网上找到的最早的报道,是2004年的《烟台日报》:
为表达祝福,我市的许多年轻人看好苹果“平安之果”的寓意,纷纷购买“长相”漂亮的苹果。苹果在个别地方供不应求,价格高得离谱,发“平安”财的小商贩满面春风,而被狠宰一刀的年轻人却有苦说不出。
也就是说,至少在2004年,这一习俗就已经出现了……
关于“送苹果”的起源,网上流传较多的说法有三个,供大家参考:
尽管具体的起源无法确定,但可以肯定,这是一个舶来品逐渐本土化的产物。中国人本来就有通过谐音表达祝愿的传统,比如东西摔碎了叫“岁岁平安”,红事送枣是“早生贵子”、元宵节要吃得“团团圆圆”……
所以,送苹果的本质,就是一种美好的祝愿。当你拿到一个红彤彤的苹果,咬上一大口,甜到心里,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如果你送的是“apple”,也许对方会更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