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随着一场新冠肺炎的席卷乃至今天,饮食健康问题再次被大众所关注,幽门螺旋杆菌(HP)这个熟悉的且陌生的名词也不断被提及。近日,中国科学院的专家们也表示,虽然是小小的细菌,但我们绝不能忽视,改变不良用餐习惯势在必行。
幽门螺旋杆菌是世界上常见的感染性病原体之一,是一种多鞭毛、螺旋形弯曲的革兰氏阴性的微需氧菌。1982年澳大利亚学者Warren和Mashall首次从胃黏膜中分离出该菌,自此便成为了医学研究的一大热点,并荣获200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在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中心将其列为Ⅰ类致癌因子。HP是世界上常见的感染性病源,在全球约有一半的人胃肠道感染有HP。众多研究也表明,HP有严重的致病性,通常与消化性溃疡、胃炎胃黏膜相关的淋巴瘤、胃癌等胃肠疾病有密切的关系。
HP发现至今以来,人们从对HP的逐惭认识中已感悟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理念:HP感染是一个关系到公众健康的大问题,因为HP是一种细菌,感染了世界半数以上人口;世界上没有一种细菌会像HP一样诱发如此多的临床疾病;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一样HP感染人数之多。HP感染不仅与已被确认的上胃肠道疾病: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及胃黏膜相关性淋巴样组织恶性淋巴瘤密切相关,而且还涉及到许多胃肠道外多系统多学科疾病,我国属于HP高感染率国家,所以HP感染的治疗一直是胃肠病工作者最关注和最热门的研究课题。
当幽门螺杆菌进入胃后,会借助菌体一侧的鞭毛提供动力穿过黏液层。研究表明,HP在粘稠的环境下具有极强的运动能力,强动力性是其致病的重要因素。HP到达上皮表面后,通过粘附素,牢牢地与上皮细胞连接在一起,避免随食物一起被胃排空。并分泌过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以保护其不受中性粒细胞的杀伤作用。HP富含尿素酶,通过尿素酶水解尿素产生氨,在菌体周围形成“氨云”保护层,从而抵抗胃酸的杀灭作用。
幽门螺旋杆菌有很多条尾巴提供动力,加上特殊的螺旋结构,能很快地穿透微黏膜表面的黏液,跑到适宜生存的地方去。
HP超标会有哪些表现
反酸 | HP会诱发一种叫做胃泌素的物质,这种物质大量分泌会刺激胃部,使人体产生反酸、恶心、呕吐的感觉。所以一旦你长期有这种感觉,近期在吃一些有助有消化的药后也没有得到改善,就要去检查一下是否HP超标。
口臭 | HP除了寄生在胃中,还可寄生在牙龈等处,同样也能在口腔产生腐臭气体。因为HP具有尿素酶,这种酶可以将尿素进行水解,产生氨,氨存在异味,所以这种异味也会通过消化道,然后到口腔,另一部分就通过血液带至肺泡,引起口臭。
胃部不适 | 一般HP引起的胃部不适病程比较长,并且症状也很复杂。平时若出现胃部不适,像胃痛、隐痛、嗳气、胀气等,这时候很可能是HP已经引起的胃部溃疡,还是需要及时就医。
其他消化道症状 | HP损伤的不仅是胃部,95%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根本病因都是幽门螺旋杆菌。若出现消化不良,大便异常(如柏油便、黑便等)症状也应考虑是否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及时就医。
HP检测方法和常见传播途径
HP的检查方法很多,包括胃活检组织尿素酶试验、血清抗体检测、呼气试验等。其中呼气试验检测HP方便、准确率高,便宜,视医院情况一般仅需100-300人民币,所以抽空去医院便可快速做一个检查,看自己是否HP超标。进行呼气试验前,受检者需空腹3小时,若是用完杀菌药后复查治疗效果,则需在停药后一个月后复查。需要注意的是,呼气试验并不能替代胃镜检查,HP感染也不能同“胃病”划等号,呼气试验阴性,不等于没有胃病,诊断患何种胃病,还需要进一步检查。
HP的传染率高达50%-60%,传播途径一般通过口口、粪口、母婴以及医源性传播。在城市,HP感染的家庭聚集倾向比较明显,经常是全家大人、小孩都感染,元凶就是共餐中的唾液传播,这也是HP传播的主要途径。在农村亦是如此,一次家宴,一场盛会,便会让幽门螺旋杆菌乘虚而入。专家指出,“好多人习惯用沾过自己唾液的筷子给他人夹菜。这是表达热情,实际上,给他人带去了健康风险。这就是我国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比例较高的一个原因。
而幽门螺旋杆菌容易被忽视同时也很危险的一点在于,很多无症状感染者并不知晓自身情况,在不知不觉中通过共餐传播了细菌。专家认为,提倡分餐不具有强制性,所以执行上存在困难。但要打破固有习惯、养成新的文明习惯还需要长期、耐心的国民健康教育。
总而言之,改变餐饮习惯迫在眉睫但也日常路远,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是应该有所作为,那么,以下五条建议送给大家:
(1)饭前便后要洗手;
(2)生冷食品洗干净;
(3)集体用餐分餐制,给人夹菜用公筷;
(4)家中真若有患者,记得准备专碗筷;
(5)婴儿的奶瓶勺子等,成人绝不用嘴触,切勿嚼碎喂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