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聆听了月华笼露华伯乐,关于微小说创作的经验分享,结合我在简书读过、写过的微型小说,将内容复盘如下。
关于微型小说的发展历程与现状,月华伯乐推荐了《名家视野丨高健:自在与他在、境遇与演进——关于微型小说的再认识》一文。微型小说发轫于上世纪50年代,自觉于80年代,成熟于90年代,其属性与公众认知,可从四个方面概括:
所谓“自在”,即微型小说自身的客观模式与存在;所谓“他在”,即微型小说在公众心中的主观模式,和围绕这一文体的附生存在;所谓“境遇”,即相对静止的“他在”,一定社会环境下公众对微小说的功用态度;所谓“演进”,即流动的“自在”,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微型小说的演变进化。关于微型小说的优秀案例,月华老师着力推荐了江增培先生的《微型小说鉴赏辞典》。
写好作品,既要熟知理论,又要勤于练笔。月华伯乐结合审稿心得,总结出七点写作经验。
人物突出
冯骥才先生的短篇小说集《俗世奇人》中,以清末民初天津卫为背景,塑造了许多传奇色彩浓郁、生活气息浓厚的手艺人形象。有关手艺人的微小说作品很讨巧,但需要实地采风或对手艺真正熟稔,对于普通作者,可以尝试亲情故事,人物简单,共鸣感强,但要在情节和语言上写出亮点。
此外,作品中人物的心理要顺应情节发展,而非作者强行代入,如果有多个人物,一定都是个性鲜明的。
收尾点睛
结尾如何设计反转?前半段以环境描写与人物刻画交融呈现,中间段有过渡,收尾反转、点题,令人回味整篇时,逻辑合理,发人深省。
例如夏至东隅的短篇小说《疑神疑鬼》,主人公的生活中发生了诸多怪事,原因竟是她社交恐惧,在公交车上未给老大爷让座,良心有愧,就成了心里的鬼。情节一惊一乍,结尾喜剧反转,误会消除之余,引人发笑且深思。
意蕴多重
隐含在对白或情节推动背后的情节,足够让读者脑补故事发生之始末,使作品既语言精练,又意蕴绵长。通过一个场景、一句话,就能交代一个人的性格。
例如“小镇青年”主题创作《克鲁斯号在巡游》,全篇都是两个人的对话,却将场景与人物,生动呈现在读者面前——两个少年骑着摩托车,拿着钢管去打群架。“你见过大海吗?”“洱海算海吗?”,结尾的两句对话,小镇青年见识之狭隘可见一斑。
情节取胜
即使取材于平常的人和事,通过细腻的叙述,也可以将故事讲得生动。例如枫林静叙作品《一个人的北京》,讲述了一个甜甜圈鼓励了两个北漂女孩的故事。情感细腻,字里行间处处留白,节制的叙述与展现,反而能给作品带来丰富内涵与张力,余韵悠长。
构思出彩
每期微小说征文,会提供一个大背景和数个小主题。在大背景下,选择一种人物身份来发挥,非常考验作者构思的巧妙性、深刻性。
例如竹林小野花作品《发瘟的羊》,远离法治的村落里,一场荒唐的审判将人性的黑暗面无限放大,人用恶劣的人性伤人,又在恶劣的人性中受伤。最终,发瘟的不是羊,而竟是人。短短一千字的讽刺小说,直击人性拷问。
小说语言
注意和故事区分,避免通篇叙述甚至主观议论,用细节靠人物行为、语言呈现并铺开故事。微小说以其篇幅,一般无法容下一个人物的一生,不要面面俱到,而是给读者留空间。
例如人间时有的《冬至》,情节改编自“于欢案”,字里行间诗性冷冷寒意,心热血凉的悲歌。冬至的漫长黑夜,是主人公心境、处境之绝望,法理与情理在博弈。同龄作者的深刻思想,令我敬佩。
引人入胜
讲求故事性,有看点,有嚼劲。不推崇“标题党”或狗血的新媒体文,但文似看山不喜平,尤其开篇,要抓住读者的眼球。
去年九月,月华伯乐推出“人物主题微小说创作” 征文后,我一共投稿了4篇,选题大多源于新闻:《红玫瑰纹身》,取材于重庆山火中的摩托少年;《胆小鬼》,取材于挡刀女孩崔译文;《一碗酸汤水饺》,取材于“感动中国”抗癌爱心厨房。还有一篇《书痴》,取材于春节回老家的见闻。
创作这些微小说时,我并没有系统学习微型小说创作,行文偏于平淡,娓娓道来,没有深刻讽喻与巧妙反转,但一直在追求文风的细腻,写好人间烟火里的故事。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我还需精研微型小说优秀作品,以期他日写出“于无声处听惊雷”之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