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谈意义。
写材料最怕事赶事,迎检,办会,写新闻,写其他材料,即使deadlind之前时间还算充裕,也不能不尽可能以最大输出赶工。
经过每天8个小时以上的码字,经过层层把关,总算结束。
科长改得头发更少了,主任推得身体都抱恙了,02也抽时间研究了,任务应该圆满了。
统计起来,不到一周,几乎重写的大版本有4版,小修改数不清,足见各级重视,确实卖力。
上报之后,上级单位反馈:路子不对,重写。
哇。
我想到2月份,受疫情影响,宣传干事干组织,一个人硬着头皮写的效果也差不多,要大改。
我还是有自知之明的,按框架内的标准,和大佬们比,能力上难以望其项背,可没想到也有殊途同归的一天。
这种平淡无奇的小事,类别不同,倒也不少。
那些反馈意见,仿佛在我跟我讲道理:标准不用太高,因为标准一直在变,工作不能太赶,因为永远完不成,能力不用太强,因为能者多劳。
框下造成的模式是,时间才是评判标准,和主观能动性关系不大,只要熬得够了久,坏的也是好的。
日常碎碎念一下,哈哈哈也没什么吐槽的心境,不过是一些片面零散的现实。但我感觉,上述提及的道理,生活暂且还没教会我。
原始的理科生大概容易觉得万事万物有更优解,想想看,有些少年时代的执念没改变也不是坏事。
略略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