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本文节选之我的小说《诸神补天记》的一篇作家感言,全文有删节。
昨天一夜未眠,我一口气看完了余华的小说《活着》。
一觉醒来已经是中午12点多钟,睁开眼、翻看微信朋友圈时,偶然的、看到了两位同学朋友在一个发文下面的评论里~关于教育公平这个话题的谈论和探讨…
他们俩现在一南一北,一个在北京、一个在江苏。
地分南北。
虽然他们和我从大的范围来讲都是出生在同一个地方~江苏省,可是……
可是现在却已经是人分南北了。
其实我们又何止是地分南北、人分南北呢?!
关于公平,所站的立场不同,看法观点以及所谓意义则会不同或者完全不同,甚至是有着天壤之别。
关于教育公平,我不想再多说了。
我曾经写下过关于教育公平的许多无用的文字,有对公平点赞的、有对不公平怒斥的、有对公平与否的争论不屑一顾的。
那些文字早就不见了,当初是发在哪一个网络平台的哪一篇报道或者文章的下面,我更加的是已经忘了个没影儿了。
杳无踪影。
我原来也对一些不公平的社会现象会感到忿忿不平、义愤填膺,可是当我昨天夜里,看完《活着》这本书之后,我又有了新的思考……
关于教育公平…是不是公平、还是不公平,我不清楚……因为我只是、也只能站在我个人的立场上看问题、思考问题……
……对我公平了,可能就是对别的哪一个人的不公平。
我知道一句话:不患寡而患不均。
教育公平与否……对我大江苏公平了、可能又意味着对别的地方的不公平……
绝对公平的事情有吗?
……人们都是不患寡而患不均……
……发展经济牺牲了环境……
……人民现在吃饱了饭……
…食品安全却好似形势越来越严峻了…
我推荐朋友们在平日里的百忙之中,有空的话、去读一读浙江海盐籍作家余华的《活着》这本中短篇小说…
当余华开始写这本小说时,那个时候我才10岁左右的样子吧。
我竟然是二十五六年之后,才偶然有幸看到了这本书。
也许,很多人、我的前辈或者同龄人甚至是后来者,他们可能都已经看过了这本书。可是,如果现在、你正陷入了某种人生的迷茫与困境,那么你就再来读一次余华的《活着》吧。
由张艺谋导演的《活着》这部电影,我也未曾看过。
当然了对于主演巩俐、葛优等等,我还是知道一些的。
当然了,我对这些名人明星的印象和很多人一样,都是来自于各类媒体以及他们的作品。
看完了《活着》这篇小说……
…也许…
…也许我们会开始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政府和人民的关系……
人和人之间、亲人父子(女)以及夫妻之间、社会和个人之间的关系……
饱暖和饥饿的关系……
活着的意思和死亡的意义……
也许从来就没有什么公平……
相关的资源就那么多……
…活着就得感受一切美好与假丑恶……
不管艰难困苦,活着的人都要好好的活着…
…这也许就是活着的意思的本来意义…
全力推荐余华的《活着》。
有时间可以静下心来看一看。
这本小说里,有些地方你也许会看得哈哈大笑起来、有些地方又会看得你潸然泪下、有些地方还会让你看后沉默不语……
这就是活着。
活着是幸福的?
不一定。
死亡是痛苦的?
说不准。
活着才会一切皆有可能?
肯定的。
我们活着所以我们存在。
我们因存在而感知。
感知喜怒哀乐忧愁悲的人生。
感知酸甜苦辣咸涩淡的味道。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正痛苦不幸活着的人,只有活着才有希望;虽然可能死亡才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正快乐幸福活着的人,只有活着才能感受;虽然可能死亡看上去离自己还很遥远。
我们偶然的生于这个世间,并且在无数的偶然性里、或平坦或坎坷的一路走了过来,直到如今的当下、当下的如今。
生虽偶然、活着却不易。
死虽必然、死法却好多。
睁眼与闭眼之间,是一天、是一夜,还是一辈子?!
我们谁都无法预知。
我还活着,还能活多久?!
我不知道。
我若死去,我能死多久?!
死亡是我永恒的归宿。
活着看《活着》。
死去归虚无。
我从虚无之中而来,最终又必将到那虚无之中去。
我从来处来,将到何处去?!
我来了,你在哪儿?!
我走了,你在哪儿?!
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诸神补天记》我爱琴楠臣
2017年5月31日写于自驾回雉水途中
谨以此文怀念匆匆那年的青春过往,送给那些年、我们曾一起读书的“恰同学少年”。
当然了,还要送给那些年、我想追却最终没有胆量去追的女孩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