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个例子:有一位很有名的作家,马伯庸,江湖人称“马亲王”。他有一个训练自己讲故事能力的思想实验。这个实验的起点是:你想象自己得到了一张藏宝图,知道大沙漠深处某个确定的位置,埋着一整块一吨重的黄金。全世界只有你一个人知道,没错,你发财了!但是,你得把这个黄金运出来,切割成小块卖掉,这样你才能真正拥有这笔财富。好,下面你该怎么办?
你会发现,这件事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首先,你要进沙漠,你得有车辆,你得有导游吧;其次,你得会用切割机,你得有助手,才能把黄金切割之后运出来吧。这就有一个新问题了,这些人看到那么大一块黄金,他们会不会见财起意,几个人合伙把你干掉,然后把黄金分了?你说,那我找人品好,信得过的帮手行不行啊?好,运气好的话,这一关过了。把黄金运出沙漠之后,一个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按照我们国家《民法通则》第七十九条规定:“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隐藏物,归国家所有。接收单位应当对上缴的单位或者个人,给予表扬或者物质奖励。”
所以你可能贪心大起,不去找银行了,私下偷偷地分开,找黑市一点点卖出去。但是因为不合法,你也不能大张旗鼓地去卖,每多一个人知道,你要么就承担巨大风险,要么就要付封口费。总之,最后就算一切顺利,终于落袋为安,这金子也没剩多少了。而且毕生都得担心警察敲门,因为干了一件非法的事,要提心吊胆地过一辈子。
那么,这事在说明什么?
第一,说明财富从来不是单摆浮搁地存在的。沙漠里的金子不是财富,它必须要穿过一系列人的协作,一系列的文化、制度和人性的网络,才变成你能用的钱。
第二,这个故事还提醒了我们一件事——财富的本质和我们通常理解的不太一样。挣钱的过程,不仅仅是克服困难拿到钱的过程,它还应该包括把钱还原成对你有益的社会关系的过程。
有人中了彩票,完成了第一步,但是怎么用钱,也就是怎么把钱变成优化之后的社会关系,很多人就不会了。结果,钱反而变成了这些人的毒药。我们再来看两个历史上真实发生的,和黄金有关的故事。
三百年前,西班牙最先发现了美洲大陆和里面的金矿。反正印第安人也打不过他们,西班牙人就像进了自助餐厅一样,随便吃啊,一船船的金银运回了西班牙。但是又怎样呢?这些金银,被海盗抢走了一部分,和英国人打仗花掉了一部分,西班牙王室挥霍掉了一部分,最后还是一场空。著名的“无敌舰队”覆灭之后,西班牙沦落为一个二流国家。
但是另一个金矿的故事,结果就不同了。
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曾经在1848年,发生过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淘金潮。其实最开始的时候,整个加州根本就是不毛之地,人烟稀少,除了沙漠和荒山什么都没有。最先知道这里有金矿的人当中,有一个杂货店店主布兰那。他知道一个有可能成为亿万富翁的秘密,不过他才没那么傻自己去挖,他选择了把这条消息扩散出去。为了增加可信和传播的力度,他还专门去买了一罐金子,然后满大街地喊。
很快,整个美国甚至全世界都轰动了,无数人揣着发财梦横跨美洲大陆来到加州淘金。据说,当时有一家报社在发表发现金矿的消息后,自己就解散了,因为所有的记者和编辑都跑去淘金了。而那个杂货店主早就做好准备,凡是淘金能用得到的东西,什么铲子、罐子他全都有,而且价格比以前高了六七倍。他用了9个星期就赚了36000美元,那可是一百五十年前的美元,非常大的一笔钱。
这个杂货店主做的事,可不是简单的商业投机,他无意中契合了财富的本质。
信息扩散,把来自世界各地的几十万人一下子聚集在一起,他们就必然要产生社会化的协作。淘金者需要工作,就得有掏金铲和储藏罐,要生活就需要吃饭和住宿,要把这些金子卖出去就需要渠道商。而一些人富了之后,他就要享受更好的服务,这又让更多人可以不用去淘金也能赚到钱。
你看,淘金潮最根本的意义不是说这里的金矿值多少钱,而是几十万人通过这笔财富,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建立起了一个复杂的社会协作网络。
150年之后,那些由黄金直接产生的财富早已不知去向,但是今天的加州依然是美国最富有的省份。美国GDP全球第一,而单一个加州的GDP就是全球第五,为什么?
因为协作网络,庞大而且高效。高速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庞大的协作网络,想想看,上海有什么资源呢?但他就是一个复杂庞大的人类协作网络,所以它这么牛掰啊!
财富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资源,一种是能够产生财富的人际网络。正因为如此,别等着有了钱再啥啥啥的,你这样是不会拥有财富的。
而财富的消失也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资源被毁灭,还有一种是因为断开和世界其他部分的连接而解体。